【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蓝莓结出“致富果” 荒地变成“聚宝盆”
近年来,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黑林镇打响蓝莓小镇品牌,推动一二三产融合,深入挖掘资源优势,高标准规划乡村旅游,小果子不但拓宽了农民的增收致富渠道,还让现代农业跑出了“加速度”。
在黑林镇富林村的蓝莓基地,陈强升正在查看蓝莓树长势,准备剪枝、除草、追肥。他告诉记者,之前家里的六七亩地,种的都是红薯、花生等普通农作物,只能“看天吃饭”。自从蓝莓基地 建起来了,不仅解决了他的就业问题,“钱袋子”也跟着鼓了起来。
2011年,赣榆区黑林镇引进了第一家农业龙头企业,在富林村分批流转荒地2000多亩打造高效蓝莓基地后,农民富了,村集体经济也壮大了,曾经负债累累的富林村如今大变样。经过多年的发展,这家企业已建成6000亩高标准蓝莓种植项目区、68亩果蔬冷链加工中心和1800亩百座蓝莓种植暖棚,成为全国最大的蓝莓基地。产品种类丰富,有蓝莓种苗、蓝莓鲜果、蓝莓饮料等。为将蓝莓产业做大做强,企业发展深加工项目,投资1.1亿元建设国内先进的蓝莓榨汁线、蓝莓基粉生产线、花青素提取生产线。进一步推动农村三产融合,提升高效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不仅提高蓝莓鲜果的附加值,增强行业竞争力,还大大增加了当地农民的就业率,有力促进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近年来,黑林镇通过加大政策扶持、鼓励能人大户示范、招商引资等多种形式引导发展蓝莓产业。目前,黑林镇种植蓝莓12000亩,培育全国唯一一家蓝莓全产业链新三板上市企业,成功打造成为集种苗研发培育、种植、深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大力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带动发展蓝莓4000多亩,促进4000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年增收近3000元,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丰收。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