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契机 下好农村产业整盘棋

2020-10-04 09:00:00 1602


进棚、剪摘、装箱、搬运上车……自从园内的葡萄进入成熟期后,洪庄镇双桥村薛冠军葡萄园的工作人员便每天遵循着这样的工作流程。天一亮,来自山东日照、徐州市区、新沂市以及当地的采购商都会准时聚集到葡萄园边,大大小小的车辆按序排放,附近的葡萄种植户将采摘装箱的新鲜葡萄搬运上车,完成一天的销售。



这个销售点,每天的出货量超过4000斤,基本供不应求。今年葡萄行情走俏,薛冠军种植的永优品种批发单价在4元以上,按照平均亩产3500斤算,一亩地售价达14000元,利润相当可观。现年43岁的薛冠军拥有5年葡萄种植经验。5年前,通过土地流转,他以每亩800元的价格从当地农户手中流转了近30亩土地。刚种植时,因为管理经验缺乏,葡萄园盈利不高,去年价格又跌到了谷底,这让他灰心了很长一段时间,一度想要放弃葡萄种植。



今年葡萄价格回暖,加上管理用心,薛冠军的葡萄园迎来了大丰收,这让他的信心得到极大提升。但回顾近几年的葡萄种植过程,薛冠军难免心生不安,这种“饱饿不定”的盈利模式实在太过单一,完全依靠行情“赏饭”吃,全村20多家葡萄种植户也都是各自为战,一副“散兵游勇”的做派。


双桥村原为郭马和郭阳两个村,2001年合并后全村达923户,人口4268人,基本农田6700余亩,一举成为全镇耕地面积最大的一个村,而且该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这些有利的基础条件都对双桥村的农业格局调整带来了新动力。



对如薛冠军这样有想法的种植户,双桥村党总支书记李银成常常来到他们的种植园,现场听取呼声。对于有关双桥村未来农业发展的看法和建议,李银成都一一记在心里,并多次召开会议,研讨发展规划。

从规划用地到动员群众,经过几年的努力,双桥村高效农业发展布局现已初步成型,种养一体化基地建设成为重点打造项目。

此外,为推进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该镇特别成立了专项领导小组。小组正副组长分别由镇长、分管领导担任,成员由镇财政所、农经站、农技站、国土所、水务站等单位负责人组成,各部门统筹协调,为基地建设快速推进提供了全面支持。



目前,双桥村共种植葡萄1000亩、蓝莓130亩、草莓90亩、桃梨苹果等果树300余亩,蔬菜大棚260亩。养殖方面,有小龙虾150亩、青蛙50亩。在种养面源上,真正实现了高效农业的源头布局。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都得到了有力提升。

今年8月份,东海县202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段)启动会在洪庄镇召开。建设项目中,洪庄镇共计有5个标段,获得投资8000余万元,双桥村种养殖基地便是其中之一。

这次高标准农田建设,将对双桥村种养殖基地进行集中打造。届时,升级后的基地在农路建设、引排水、科学种养殖规划等方面,都将得到大幅提高。

按照李银成的话说:“这可不光是往脸上搽粉抹油带来的变化,而是要实实在在的从内部进行化学反应。高标准农田建设自然要有高标准的农业发展项目与之相配套,不能拿新瓶装旧酒,只图个面子光。”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要在双桥村推进的消息很快在村内传开,听到消息后的薛冠军兴奋不已,他在第一时间找到李银成,将这些年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二人从成立合作社谈到发展现代观光农业,再从传统销售谈到电商、直播带货,甚至包括基地未来的品牌建设方面,都大胆提出了自己的构想。



依托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双桥村的整体产业架构正在悄悄发生转变。而随之一同转变的,还有村民的生产以及市场意识。

“这些处于最前端的种植户、养殖户其实是最具有创造力的,他们的整体活力直接决定种养殖基地的整体发展效能。”李银成说,“双桥村高效农业推进工作一直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从刚开始的粗放式布局,到后面针对技术培训、平台打造、品牌建设、服务管理以及面源污染控制等方面的精细化打造,都需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稳中求进,就像下一盘大棋一样。”

通讯员:李东风 王岩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