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美援朝70周年:连云港老兵吕成明 少年从军一生为国

2020-10-23 16:27:20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70年前,他们“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并从此开始了一段烽火硝烟的征程。在这场伟大的立国之战中,无数先辈用热血和青春铸就了伟大胜利。这其中,有不少来自连云港市的老兵。



成明,是连云港人,1950年主动申请加入抗美援朝志愿军,虽然相关证件上的年龄是18岁,但实际上他只有15周岁。而他的军旅生涯是从1948年13岁开始的。


吕成明的弟弟吕成运说,他们的父亲在新浦(现海州区)摆烟摊,哥哥13岁那年,通过这个烟摊,认识了新浦地下党联络员。周子虹是当时的共产党的交通员,有时往返新浦与墩尚之间,传递有关国民党海州驻军的防务情报。不方便通过洪门桥国军哨卡的时候,就将重要情报缝到吕成明的衣服里面,让他一个不起眼少年,混过哨卡,将情报传递给墩尚八路军鲁中南军分区属的交通站。



1948年11月7日,连云港市解放,解放以后第三天,周子虹就派通讯员找到吕成明希望他能加入组织。吕成明非常高兴,欣然答应。随后,他便进入鲁南军分区教导团进行为期半年的学习,学习以后就分配在连云港市首期文工队。当时条件比较差,就用快板、口琴啊,到牛山、赣榆墩尚、新坝这些地方开展解放新中国早期宣传。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政府进行武装干涉,直接威胁到新中国的国家安全。吕成明当即写了志愿书,请求加入抗美援朝志愿军。随后,吕成明他们部队就进行了改编,在朝鲜附近驻扎下来,准备入朝。



吕成明75岁时将自己的这段经历写成了《抗美援朝回忆录》,他写道:1950年10月6日作为先头部队二十军的一员,我和战友们一起跨过了鸭绿江进入了朝鲜,而国家正式宣布的日子是10月25日……


二十军参加了“东线战役”,我们熟知的电影《上甘岭》中的场景只是东线战役的一次战斗。战斗激烈、条件艰苦,吕成明和他的战友们没有退缩,用自己的勇猛顽强取得了一次次的胜利。



当时吕成明在东线队,条件很艰苦,能吃的主要是土豆,土豆煮熟以后每天发6到7个,当时温度是零下40度,一个土豆放到嘴里,大约要化一个半小时,才能入口嚼下。在一个夜里,吕成明还遭遇了美军突袭,经过激励的搏斗,吕成明成功打跑了美国大兵,荣立三等功。


这次被偷袭,吕成明幸运的没有受什么伤。但是,不久后意外还是发生了。


在一次战斗中,吕成明所在的班被一颗迫击炮击中,吕成明头部受了重伤,送到救治点时,卫生院以为他已经断了气,将他安置在坑中。幸好一位少尉医官,听说吕成明受伤,不放心就跳到坑里摸摸听听,发现他的心脏还在跳动,立马叫人把吕成明拖出来,重新包扎,担架抬到离前沿阵地大约有600米的后方,临时伤员存放处。吕成明昏迷了两天两夜。美国飞机在他们不远处轰炸,巨大的震动竟然把吕成明震醒了。



1956年,吕成明回到了国内,在部队的安排下学习了驾驶技术,转业到地方后长期从事驾驶员工作。在连云港港务局、锦屏化工厂等单位都工作过。2018年,吕成明因病去世。



硝烟已散,精神永存。吕成明的家人把老人的遗物捐献给了连云港市档案馆,希望爱国主义精神能够永远流传下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