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红旗村社 推进高质发展|黄窝村:“党建+产业” 小渔村走出致富路
黄窝村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最东端,三面环山,一面临海。20年前,村里主要靠捕鱼为生,随着海洋渔业资源的逐渐萎缩,村民人均年收入不足4000元,村集体负债300多万元,成了名副其实的贫困落后村。拔穷根、走富路是摆在村党支部书记张立祥面前最重要的任务。而如今,依靠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这个原本贫困的小渔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一天,是连云港市连云区高公岛街道黄窝村举办村民代表议事的日子。几件为村民办的实事下一步怎么做、村里自发的治安巡逻队怎么组织、党员在村集体事务中起到什么样的带头引领的作用,黄窝村党支部书记张立祥直奔主题,没有丝毫的客套、官话。而前来开会的党员代表、村民代表也围绕主题展开了热烈地讨论。村民主动参与、党员带头引领,这场议事成了黄窝村“党建+产业” 工作的一个缩影。
2001年,村“两委”班子在党支部书记张立祥的带领下,致力于实施“党建+产业”发展模式,瞄准紫菜富民产业,带领党员群众修公路、造码头、建船台、办工厂,组建合作社,引导渔民转产。如今,黄窝村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紫菜第一村”,紫菜养殖面积3.6万亩,年产值突破1.9亿元。张立祥还带领村民新建占地2600平米的紫菜加工厂,实现当年投产当年盈利102万元,让黄窝村从紫菜养殖向紫菜深加工转型。
黄窝村村民胡森林告诉记者,以前村民住的是小瓦房,现在村民们实现了“”城里有房,家里有房”的“小目标”,80%的村民家中都有车。村民钱包鼓起来后,黄窝村党支部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先后投入1600多万元打造优美的村庄环境;积极发展“民宿”“渔家乐”,开发乡村旅游,带领党员群众践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黄窝村先后被评为“全国美丽宜居村庄”“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全国100个特色村”等称号。如今,黄窝村新建了生态停车场,通过一系列景观打造,将原本的“黄沙地”变成了迎客厅。
从贫困村到小康村,这个小渔村在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经历了海洋富村、生态立村、旅游兴村。2019年,实现村集体经济总收入502万元,村民人均年纯收入达3.5万元。
下一步, 黄窝村将继续加强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在保护好青山绿水的同时,充分发挥依山傍海的自然资源优势,把资源变成资产,把资产转为资本,通过一二三产同步发展,进一步增强村集体的收入,增强经济抗风险的能力,更好地服务群众。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