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连云港东海:人文环境整治让楼山村有“颜值”更有“品质”
穿过羽青公路,记者来到连云港东海李埝乡的楼山村,尽管天气不太好,可白墙黛瓦之间五彩斑斓的鲜花仍然令人眼前一亮,干净的通组路、整洁的垃圾桶、富有特色的徽派建筑,美丽乡村的景象尽收眼底,让满身的疲惫一扫而光。

“以前楼山全是泥巴路,雨天一脚泥、晴天满身灰,都不敢打开家里的大门。”楼山村小楼山组的孟凡侠回想起从前的日子,不禁摇头苦笑,在她看来,是新一任村两委干部们改变了这一切:“多亏了咱们村的曹沈阳书记他们,现在村里到处都是硬化路、水泥院,出行也方便了。”

“今年以来,我们围绕高质量脱贫、高起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坚持基础设施建设与景致打造相结合、人居环境治理与文化引领相结合、干部带着干与群众跟着干相结合,不断改善和提升人居环境,打造宜居楼山。”楼山村村长助理陈晓君介绍道。
楼山村通过补齐短板,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对家禽圈舍、牛栏和闲置房进行再改造,以公益性岗位的方式加大对公共区域的卫生整治保洁,既改善了公共人居环境也提高了群众尤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收入。
此外,村两委全体成员深入农户,坚持带领村民打扫室内外卫生、整理衣物、规范摆放农具,既动手干又动口说,激发村民积极性,村民从“不愿做”到“我要做”“比着做”,增强了内生动力,养成了卫生好习惯,全村人都自觉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共同营造宜居楼山。通过室外公共环境整治、室内居住环境引导、群众卫生思想教育等举措,共同推进人居环境治理。

值得一提的是,楼山村对位于境内的县道羽青公路两旁的坎进行修整、装饰成文化墙,彩绘中融入感恩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励志语等图文内容,实现美化与文化有机结合,既美化环境又潜移默化进行文化熏陶。同时,楼山村因势造型,将旧房拆除留下的废弃砖头、土瓦等变废为宝,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主材料,建成了花池、围墙、标识牌等景致,一步一景,如行画中。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力度,通过茶余饭后与群众交心谈心,积极引导群众自觉维护环境卫生,提高群众的满意度,逐步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长效机制。”曹沈阳满怀信心地计划着。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