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小鲜@基层之治】护航“夕阳红”,海州法院使出“十八般武艺”
“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父母为子女操持一生,老了理应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可是,不是所有的老人都能享受这份天伦之乐。连云港市海州法院使出“十八般武艺”,撑起“夕阳保护伞”,为老年人倾注一份关爱。
畅通立审绿色通道 实现高效便老
对涉及老年人案件,开辟“绿色通道”,坚持“快送达、快调解、快审理”的“三快”工作模式。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老年人优先立案窗口,配备老人专用设施,并有专人为提供导诉服务。在开庭前,要求审判人员在送达、排期等方面突出对老年人的人文关怀,实现老年人案件的“快立案、快审理、快判决(结案)”的“高效便老”要求。
强化庭审法律释明 提升司法温度
老年人往往因身体状况、文化程度等原因产生诉讼困难,在审理环节,对案件的举证责任、法律关系选择、法律后果等与老年人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问题,加强对老年当事人的法律释明工作,用老年人听得懂、讲得通的表达方式与其沟通,明理析法,同时兼顾法、德、理、情,充分考虑老年当事人的经济、生活状况,支持老年人的合法合理诉求。让老年人明白诉求,信服判决,感受到司法给予的温情。
多方法开展调解 注重亲情感化
在办理涉老家事案件时,采用多渠道、多方法开展调解工作,注重对老年人的心理疏导和对老年人子女的引导教育。庭审前,法官在上门送达诉讼材料时,到所在社区就案件情况展开初步调查,对涉诉矛盾较深的案件,回同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实施调解工作,同时发挥好家事调查员的作用,对涉老案件细致查访。根据事实查明的情况,法官与调解员共同做当事人的调解工作,力促调解协议的达成。
加强以案释法宣传 弘扬正向价值
在保护老年人权益方面,法院与司法、民政、妇联、街道、社区等多个部门开展普法、调解、审判等工作上的合作。平时在不同场合利用各种形式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公民知法守法意识,遇到涉老重大矛盾案件,法官与合作部门共同制定调解方案,做好司法延伸和普法宣传工作,建立法官以案释法、以案普法机制,提升涉老维权的社会效应。
建立定期回访机制 彻底化解矛盾
坚持将审判工作向前、向后双向延伸,对涉老类案件进行针对性回访,与家事调查员共同发力,确保案件切实履行。在继承案件的财产分配上,充分考虑实际困难,在住房分配、经济帮扶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照顾。在审理老年人离婚案件时,既要对他们有足够的耐心,充分说明离婚的法律后果,也要聆听他们的想法和情感诉求,尊重老年人的真实意愿,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夕阳红”、“晚霞美”。对赡养类案件,确保子女履行赡养义务,老人安享晚年。
2015年至2020年第三季度,海州区人民法院共审理涉老纠纷案件587件,调解、撤诉302件,调解撤诉率达到51.45%。未发生一起因涉老案件审理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或重大信访案件,获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