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生态包袱”变“绿色财富”
近年来,连云港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港产城融合发展、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积极探索秸秆离田综合利用和绿化苗圃基地建设新路径,全面打造“生态、智慧、健康、文明”连云港,经济发展与生态环保互动并进。
走进连云港市灌云县龙苴镇,2500捆打包好的水稻秸秆整齐地摆放在田间地头,副镇长房保亚说,全镇早就做好了秸秆离田工作,引入集收割、打包于一体的新机械、新工艺,实现收割一批打包一批,在有效解决秸秆露天焚烧问题的同时,提前为春耕生产腾出了洁净的耕地,如今不用政府监督,老百姓自觉不烧秸秆了。
管住秸秆一把火,不仅在“禁”上想办法,更是在综合利用上下功夫,连云港市按照秸秆“五化”综合利用的思路,为秸秆寻找“出路”,以秸秆、稻壳、树皮等为主的农林废弃物,将为“生物质燃料”发电供热、循环利用,过去废弃的秸秆成为了推进经济发展的“绿色财富”。
近年来,连云港市积极探索符合地方特色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秸秆离田综合利用是打赢蓝天保卫战的生动实践,绿化苗圃基地建设也是其中重要内容之一。在连镇铁路灌南段沿线的张店镇、李集镇境内,工人们正分散作业,给树木培土、浇水。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连云港市采取“企业+政府”的模式,由苗木公司建设绿化苗木基地,同时吸纳当地群众在基地务工就业,全力打造高铁沿线富民生态长廊,为构建铁路沿线的整体环境打造“绿色名片”。
现在,连云港市的55个村秸秆离田收储总量3.29万吨,已全部销售完毕。50个村绿化苗圃基地建设共流转土地4082亩,绿化苗圃建设任务全部完成,走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连云港路径”。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