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江苏连云港:农路“六大工程” 助力乡村振兴“加速跑”

2020-12-21 09:00:00

近年来,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将农村公路建设与脱贫攻坚、美丽乡村、特色产业、生态旅游和服务民生有机结合,大力推进农村公路改建、窄路加宽、村道硬化、安全防护、危桥改造、旅游资源公路等“六大工程”建设,让越来越畅通的农村公路交通网络成为农村摆脱贫困、发展致富的“助力器”,为乡村振兴和乡村旅游提供基础保障。


架起民生桥,连通出行“大动脉”

在东海县青湖镇农村公路东青线上,跨越石安河的青湖桥正在进行紧张的桥梁架设施工。青湖镇始建于1956年,原有桥梁为一座三跨双曲拱桥,因桥梁年代久,加上原设计标准偏低、桥面又窄,随着社会发展步伐加快,车流和人流的不断增加,已不能满足正常通行需求,虽经多次修缮,但终因桥面窄,承载受限,被列入全市2020年农村公路危桥改造项目库。此次改建施工将拆除原有桥梁,重建一座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桥面总宽达9米,承载能力也大幅提升,并于年底前改造完工。

青湖桥的建成通车,将大幅缓解镇区南北方向交通压力,进一步改善镇区交通状况,成为激活乡镇区域能动力、推动当地经济产业发展的强劲引擎,对提升城乡营商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青湖桥的改建只是东海县危桥改造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东海县高度重视危桥改造工作,以农村公路“六大工程”为抓手,投资2.7亿元,先后改修建汤庄桥、桃李桥、反修桥、宋庄北桥、西连湾桥等农村公路桥梁116座。打通城市断头路是疏通城市的“毛细血管”,而架起农村民生桥就是连起群众出行的“大动脉”。


打造平安路,实现发展“加速度”

近年来,东海县强势攻坚农村通畅工程、平安工程,全面开展脱贫攻坚、小康路攻坚行动,实施农村公路窄路加宽267公里、村道硬化132公里、县道改造项目95.6公里,解决了一批“末梢路”,打通了一批“循环路”,建设了一批“产业路”,补齐了非贫困村道路硬化的短板,全县346个行政村实现双车道四级路全覆盖,路域环境由“差乱脏”实现“畅安美”,受益群众达90万人,实实在在为百姓带去了财气、福气。

为进一步提升农村公路服务保障能力,2020年,又投入300万元实施了牛安路、山桃路、王洪路等县道120公里、乡道204公里的生命安全防护工程,新增道口警示桩1000多根、护栏60公里、警示标志172块。农村公路改建、窄路加宽、村道硬化及安全防护等措施的落地,让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成为百姓“平安路”“幸福路”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加速跑道”,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助力,增添了新动能。如今,脱贫攻坚即将交卷,乡村振兴的基础也已打牢,一幅幅美丽乡村的图景正在东海各个乡村展开。


修好品质路,敲开致富“小康门”

修一段道路,就是为群众打开一扇致富奔小康之门。今年以来,东海县积极筹措资金,改建了青东线、和安线、大娄线等18条46.46公里农村公路;以水晶小镇连接线、湖东路、温泉镇讲习路、桃林镇战备路为重点,努力打通一些自然禀赋相对较好的农村公路,以此促进乡村旅游,增加群众收入;打造温泉大道、青松岭景区羽青路、羽双路、李埝林场杭菊路四条集生态休闲、旅游观光、产业富民、文化展示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一条50公里生态廊道,全方位、多角度,精心打造“福如东海,一路晶彩” 的农村公路服务品牌。

路修到哪里,致富产业就建在哪里。双店乡鲜切花基地的万亩金银花和芍药花分布道路两侧。素有天然氧吧美名的东海青松岭森林公园和御园等绿色生态旅游景点,依托羽双路这条良好的交通优势,每年接待少儿科普、拓展训练、观光旅游等各类团体近100万人次。路通了,游客来了,采摘园、农家乐、旅游山庄等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人气旺,收入丰,农民乐。羽双路沿线瓜果、药材、金银花、蓝莓种植供不应求,水果采摘园从原来2家增至10家,鲜切花、蔬菜等大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野菜、草鸡蛋、无公害农产品等成了城里人的抢手货。

拓宽致富路,奋力奔小康。2020年,连云港市东海县实现了交通发展、基础设施、城乡环境等多项工作的全面提升,特别是农村道路建设突飞猛进,成果斐然,开启了后发先至、跨越发展的新征程。如今的东海,已形成了“路路通、产业兴、旅游旺”的新格局,人民群众开始驶向小康发展的快车道。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