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连云港:一块军用帆布里的抗美援朝故事
电视连续剧《跨过鸭绿江》在央视一套热播以来,好多感人的志愿军事迹引起社会各界的反响。在江苏省灌云县圩丰镇洋桥村三组抗美援朝老战士王桂楼的家中,珍藏着一块被视为“传家宝”的军用帆布。近日,记者来到王桂楼老人家中,听他讲述参军和抗美援朝战场上有关这块救命帆布的故事。
王桂楼老人(右二)讲述抗美援朝故事
王桂楼,出生于1928年4月,现年93岁,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48年2月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参加了著名的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以及解放无锡、苏州、上海等战斗,1948年6月在战火中加入中国共产党。
“到了部队入了党,我还被提拔为机枪班班长,我感谢人民的培养和党的关怀。入了党就要对班里排里连队负责,就要对党负责。”老人告诉记者,他是1950年首批入朝的战士。在朝鲜三年,他参加过好多战役,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上甘岭战役,志愿军以顽强战斗的精神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斗志,战胜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夺取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王桂楼说,一到朝鲜就发了这块军用帆布,行军的时候,无论是下雨下雪,都披在身上。到了朝鲜以后,经常是夜行军,到了山区就用帆布当铺盖,战友之间,一铺一盖,互相通腿睡觉暖和一些。“朝鲜天气很冷,我的那个连队去的时候140多人,回来的只有20多人,很多人都是冻死的,所以大家都把这块帆布视作救命布。”老人指着从抗美援朝战场上带回的军用帆布动情地说:“我的生命也在这个上面,是战友们用这个帆布把我的命救了下来,所以回国后,我就把这块帆布珍藏起来,既是为了纪念那场战争,更是为了教育后人珍惜和平。”
王桂楼老人珍藏的军用帆布
在上甘岭战役中,王桂楼负伤回国治疗,半年后又重返前线。1953年10月从朝鲜回国,1955年11月,王桂楼老人复员回乡,一直在家乡务农。他以一个老党员、老军人的身份默默无闻做人做事,赢得了大家的尊敬,他的勇敢无畏精神也教育影响着子女。
“这块帆布是我老父亲的生命布。我小的时候,父亲将这块布的来历讲给我们听,我能感受到这块帆布沉甸甸的分量,是它为父辈那些战友们遮风挡雨、御寒保暖,更是它为他们赢取了那场战争的胜利。”王桂楼的儿子王志高说。
王桂楼老人获得的勋章
在上甘岭战役中,为了躲避美军飞机的轰炸,王桂楼指挥战友利用防空洞阻击敌人。“一次空袭中,防空洞被美军飞机炸塌,我被炸得昏死过去,浑身是血,战友们就用这块帆布把我抬到后方救治。”老人表情沉重地说,“没有这块帆布,我就倒在朝鲜战场上了。”
王志高告诉记者,这块帆布父亲已经保存了70年,作为子女,我们还要把它珍藏下去,更要把父辈的“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精神传承下去,为民族复兴大业作出一份努力。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