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六稳”聚力“六保”】连云港:打造“连惠兵”品牌 助推退役军人高质量就业创业
就业位居“六稳”“六保”之首。江苏省连云港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坚持把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与国防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系统推进,倾力打造“连惠兵”品牌,大力实施“惠兵兴业工程”,着力提升全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质量。2020年共举办线上线下退役军人专场招聘35场,对接用人单位762家,提供岗位数量15268个。
政策先行,筑牢保障根基
对照上级文件,结合全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实际需求,连云港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推动出台多个保障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的政策文件。以市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名义印发《连云港市促进新时代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实施意见》,明确适用对象、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主要措施和组织保障,为促进全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提供了遵循;以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印发《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设立专门岗位安排下岗、失业转业志愿兵(士官)就业的实施意见(试行)》,为做好下岗失业生活困难志愿兵(士官)就业扶持工作提供了有力依据;联合财政和国税两个部门转发《关于进一步扶持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创业就业的有关税收政策》,为退役军人创业就业提供税收优惠。
加强培训,增强竞争实力
连云港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注重退役军人教育培训,着力提升退役军人创业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积极探索“教育先行、岗位跟进”模式,帮助退役军人尽快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潮。开展学历及技能培训。2019年全市共有1220名自主就业退役军人,2020年先后组织了146人短期技能培训、35人中高级技能培训、501人创业培训、12人个性化培训,组织学历教育378人,复学154人,培训率100%。开展订单式培训。工作人员深入万联能源、太阳雨集团等大型用人单位,了解用人需求和专业指向,根据需求对接退役军人教育培训承训机构,开设对口专业30多个。开展创业培训。依托江苏海洋大学组织有创业意愿的退役军人进行创业培训,采取理论学习、现场观摩和经验分享相结合,期间组织参观红色基地,开展拓展训练等,受到了学员们的一致好评。
组织创业培训
多措并举,拓宽就业渠道
为克服疫情影响,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工作人员深入“摸底子”,加大与人社、财政等部门以及国有企业、大中型私营企业沟通力度,摸清用工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发优质岗位,鼓励企业优先招用退役军人。积极“搭台子”,创新打造“主动对接不等待、线上招聘不打烊”的全天候线上服务模式,主动对接用人单位,为退役军人提供就业信息和政策咨询,同时积极组织线下退役军人就业专场招聘会。合力“结对子”,四级退役军人服务系统加强联动,建立工作群,扩大覆盖面,第一时间征集退役军人就业创业需求,第一时间公告优质岗位信息。典型“引路子”,充分挖掘县区优质资源,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提供条件,打造出以灌南县两岸青年创业园为代表的一批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辐射带动众多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深入开展就业创业典型宣传月活动,发放政策宣传手册12000多份,引导退役军人积极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践。
举办退役军人专场招聘
发挥优势,彰显地方特色
连云港是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具有海运、陆运相结合的优势,连云港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以退役军人事务部与交通运输部联合启动的“浪花计划”为契机,乘势而上,推动“浪花计划”落地生根。积极响应迅谋划。两部门“浪花计划”启动以后,市局积极响应号召,立即行动起来,将实施“浪花计划”作为促进退役军人高质量稳定就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制定了专项工作方案计划。整合资源精挑选。面向全市进行征集、优选承训机构,将江苏省大港中等专科学校纳入全市退役军人教育培训承训机构目录,为实施“浪花计划”打下坚实基础。多方合力写第一。市局多次会同连云港海事、教育、人社、财政、船员服务协会等部门进行磋商,考察承训机构,对接船员用人单位,“政校企”共同发力,实现了多个“第一”:即:确定了江苏省大港中等专科学校为全市“第一家”船员教育培训承训机构;“第一期”40名退役军人参加的船员培训班顺利开班;与连云港海事局、江苏省船员服务协会签署了“第一个”实施“浪花计划”合作协议。规范施训保效果。市局一方面通过召开参训学员会议、选举班委、成立临时党支部、建立微信工作群等形式加强对学员的规范化管理,一方面对承训机构的教学服务质量常态化跟踪督导,不断提升教育培训质量。
签署合作协议,推动实施“浪花计划”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