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来万花开,无锡 “以花为媒”串珠成链做大“旅游+”

2021-04-05 23:41:58

“一年一度芳草绿,又到一年赏花时”, 阳春三月,踏青赏花,自古以来就深受人们的喜爱与欢迎,历经千年至今,依然是很多人的春季必选项目。随着樱花、梨花、桃花等各种鲜花的次第开放, 放眼无锡各地,“花节庆”此起彼伏,“花景观”随处可见,“赏花经济”迷人眼。 然而繁花总有落尽时,无锡立足发觉当地文化特色,将单纯的赏花经济向赏花文化转变,持续“撩”动游客。

樱花季里“粉色消费”人气足

在这个樱花季,无锡鼋头渚风景区出品了一款“樱花雪糕”,因造型娇萌、色彩粉嫩,霸屏了多个视频平台和微信朋友圈。凡是拆开雪糕包装的游客,并没有第一时间把雪糕送进嘴,而是在樱花树旁举起相机,先让雪糕与樱花合个影,也有的则是三五成群,人手一枚雪糕,纷纷拍起了网红打卡照。“网红冰激凌要配着樱花吃才有味道,拍照是主要的,吃是次要的。”“一共有三种口味的冰淇淋 ,拍照特别好看。”

“樱花雪糕”是鼋头渚的首款创意冰品,根据鼋头渚的特色山水樱花的理念进行设计,把樱花和景点相融合,从而打造的文创产品。如今鼋头渚的“樱花雪糕”单日销量最高能达到上万支,在网络视频上的点击量达到600多万次。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樱花文创类单品凭借其粉嫩柔和的色调,甜美浪漫的滤镜效果,也是吸引了不少消费者。凭借樱花,无锡在春天里强势出位,惹得游客纷至沓来。

如今,包括樱花在内的四季花卉带动的人潮消费潮,正逐渐成为旅游休闲业的新增长点。然而花开有期是“赏花经济”的天然缺陷,繁花总有落尽时,如何让花开一季升级成为“花开四季”,持续“撩”动游客呢?

“梨花节”文旅融合绽芳华 

与以往“走马观花”浅尝辄止相比,现在的“赏花经济”消费链明显延长,文创、采摘、休闲、马拉松在内的二次消费空间逐步打开。这些年,无锡提前布局,在锡马、阳山半程马拉松等各类春季大型活动中都添加了“花”的元素,不断为“赏花经济”注入新活力。

梨花初绽三月天,春色尽染宛山湖。在经典唱段《梨花颂》的醉人旋律中,2021第五届无锡市锡山区旅游节暨第十届宛山湖梨花节也如期而至。这次宛山湖梨花节以“文旅融合”为主线,在打造亲子休闲游、田园体验游等线路,建设富有水乡特色的情景式品质休闲示范点的同时,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向全社会展现出一个生态优美、文明和谐、宜居宜业的“美丽锡山”。

在梨花节的开幕式上,锡山区“文旅融合”旅游项目正式发布,通过多角度推介锡山特色文化和旅游资源以及今年的文旅产品、线路打造等,进一步打响锡山之迹红色旅游路线、悦动锡山文旅消费节、宛马系列赛等特色品牌,进一步提升文旅品牌的附加值和知名度。

赏百年牡丹 扬秦氏文化 

放眼无锡各地,类似梨花节、樱花节的“花节庆”此起彼伏,“花景观”随处可见。而业内人士也指出,和其他旅游产品一样,赏花旅游产品也需要有相应的文化内涵,这样才能在众多同类型的产品中突出重围。

在无锡小娄巷福寿堂内就有一株百年牡丹,“她”是无锡市内的古树名木,保护序号为326,到无锡秦家已有158年,花龄也是百年不止,由于观赏性极强,被推为“花后”。今年3月24日,小娄巷百年牡丹开出了第一朵,接下来没两天就开到了70%。 每年牡丹盛开之际,总有慕名赏花者络绎不绝。“第一次看到,一百多年了,蛮稀奇的,牡丹确实漂亮,和外面的花完全不一样。” “我昨天在报纸上看到说牡丹好看,特地赶过来看的。”

这株“百年牡丹”的历史,要追溯到1863年,当时,牡丹由如今福寿堂的管理人俞妹珠丈夫的高祖秦焕先生从开封带到无锡,当时正值太平天国时期,清兵与太平军大战,无锡城满目疮痍,战后秦焕离开了避难的开封,回到家乡无锡。

158年来,牡丹陪伴了秦家几代人,也见证了无锡的发展。这盛世如人们所愿,牡丹花仿佛也有灵性一般,进入21世纪后,长势越来越繁茂,从最初的几朵花长成了现在的八十朵左右。

有历史,有故事,让这株百年牡丹成为了当之无愧的花中“网红”。随着牡丹名气越来越大,想要到小娄巷福寿堂看花的市民也越来越多,如今已经超过了福寿堂的承载量。未来,秦氏文化和百年牡丹将进一步融合,被打造成一处花月诗酒茶的交流场所,采取预约制的方式,让人们在有序赏花的同时,进一步了解传承秦氏文化。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从单纯的赏花经济需要逐步向赏花文化的转变,才能成功避免同质化竞争,实现可持续发展。依山傍湖的无锡,不仅藏着秀美的江南园林和悠久的吴地文化,千年历史的古运河、世界三大赏樱胜地之一、江南四大名园之一……都是无锡的文旅名片。立足文旅发展,无锡正在通过“赏花”这个引子,发展更加富有层次感的旅游项目,通过充分挖掘特色文化、历史名人及自然景观,将区域内的不同景点串珠成链、深度融合,用多样化的活动和产品做大赏花经济的“蛋糕”,实现赏花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无锡博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