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连云港“田管家”播种不一样的春天
眼下正是春小麦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节,连日来,在新安镇、李集镇等地,一个个“飞手”熟练地操作着一台台无人机,在麦田上空快速掠过,喷洒下一层白色的水雾。
“我们‘田管家’负责飞防的一共有30个人,每年收入都在15万元左右,有了稳定的收入,大家的服务积极性更高了!”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大管家”的孟春,是灌南县田管家现代农业公司的创始人,他告诉记者,通过发挥平台作用,他们还牵头开展无人机植保跨区服务,对南京、扬州、淮安、连云港、徐州等一线服务区域进行科学区划,确保农作物病虫害及时有效防控。去年,田管家完成水稻病虫害无人机飞防作业30万亩。
社员500余人,累计打理土地超过200万亩,通过专业服务,帮助广大社员及农户降低种植成本10%,粮食增收超过8%,综合收益超15%。这是灌南县田管家现代农业公司自成立以来的一组统计数据。作为“田管家”里的“大管家”,近年来,灌南县供销社转岗职工孟春把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紧密联系在一起,稳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联动发展体系,走出了一条可复制的灌南新模式。
2013年,孟春围绕全国供销总社提出的改革目标和宗旨,带着本村几个种田大户成立了植保专业合作社,重点为周边农户提供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2018年,他又牵头组建了全县第一支农业社会化专业服务组织——田管家现代农业公司。在没有项目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合作社成员自筹资金,拆资购置大疆无人机30台,配送车辆10台套,每年能托管农田26400亩,协议服务农户1000多户,同时开展跨区服务,综合服务能力超30万亩。
此后,在灌南县农业农村局支持下,孟春通过和县农干校在基地开展一系列培训及创业实训等活动,既培育了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科技人员的服务水平和能力。随着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孟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农资、农副产品营销发展连锁、配送网点20多个。去年,孟春还与南京宝中宝、苏北粮油等龙头企业签订优质稻谷订单16000多吨,托管农田全部实现订单种植,每亩增收400元以上。
正是因为“田管家”始终秉承着合作多赢的模式,农业服务的蛋糕越做越大,在农业服务成功“出圈”之余,今年,孟春这个大管家又致力于打造实体型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平台,将以农田托管为切入点,开展农业安全产业链服务,按“种、肥、药、粮”一体化经营思路,对服务区域的农业生产进行组织、协调、管理、监督,以规模化服务,促进规模化经营。
“田管家早已摆脱了地方区划的思维限制,把目光投向了整个乡村振兴大计。”灌南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一个合格的现代田管家,就是要以高起点、大格局、超常规、跨越式大农业思维规划发展单元,明确发展目标,全面推广实施‘三点一线、多位一体县级模块化经济发展模式’。在市县农业农村部门支持下,“田管家”还将在不同的城市增设销售窗口,有序扩大经营规模,稳步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