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云港连云区:“三位一体”齐发力 绘就一幅“山海乡村宜居图”

2021-04-27 09:01:00

“我们村现在很干净了,随随便便一个角落都是颜值在线,别看我们住的是农村,享受的却是城里人的待遇。如果想看些污水横流的场面,恐怕真的要去翻阅历史资料咯。”家住连云区高公岛街道黄窝村二组的老党员刘连柱笑着对记者说道。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旗帜引领下,高公岛街道已形成美丽乡村建设、卫生街道创建和人居环境整治“三位一体”的整治提升工作体系,城乡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乡村环境显著改善,人居环境的焕颜带来了老百姓脸上的笑颜。



夯基础、补短板,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水平不断完善


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作。高公岛街道立足自身特色,将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列入街道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先后投资2000余万元治理村庄生态环境,彻底改变往日渔村旧貌,推进田园生产、田园生活、田园生态有机融合,在全市率先实现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全覆盖。2020年,新建公厕2座,改造户厕30座;新增太阳能路灯35盏,维修保养路灯200余盏,解决村民出行难题;投入18万元,完成海产品市场改造提升工程。建成集展示、交易、研发和办公于一体的紫菜产业园,将辖区主要紫菜加工企业引入园区集中生产,配套标准化污水处理设施,在提升紫菜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同时,有效提高了对街道生产环境的保护成效。



出亮点、树标杆,美丽乡村示范带动作用成效卓著


清代两江总督陶澍曾这样描写过高公岛:“振衣直躡苍梧上,万里瀛云郁此台。”高公岛美丽乡村之名古已有之。近年来,高公岛街道依托山海风光,以“科学规划、统筹兼顾、新老结合、整合资源、集约发展”为原则,全力打造美丽乡村连片示范区。一方面,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将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渔民增收与民生改善紧密结合,优化资源配置,尊重群众意愿,实现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农业和旅游业发展规划、文化特色产业发展相衔接,实现全方位共同参与。另一方面,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为重。注重挖掘山海相拥的丰富生态理念,围绕生态经济、生态人居、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化,发展特色生态旅游,打造滨海公园,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建设,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形成一村一景、一村一业、一村一特色,高标准打造生态宜居美丽渔村。



聚文明、提内涵,精神旗帜引领文明风尚深入人心


富了口袋更要富脑袋。在着力提升人居环境的同时,高公岛街道全面实施“五大文明”提升工程,即文明阵地打造、文明志愿助力、文明先锋引领、文明素质提升、文明形象展示,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贡献了高公岛力量。全街上下积极推进“传统村落”与“美丽乡村”和谐共荣。一方面,对传统艺术、地方民情风俗、人文典故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记录与保护;另一方面,不断完善村规民约,定期开展“最美高公岛人”、海上雷锋、美丽庭院等评选活动,帮助群众树立起“精神旗帜”,引导培育人人学典型、人人当典型的社会主义农村新风尚。黄窝村的好人广场、柳河村的二十四孝长廊、村史馆成为了居民开展活动、学习传承的好去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