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为群众办实事】江苏连云港:涧沟领到“身份证” “小网格”挑起风清水碧“大责任”

2021-05-11 09:09:49

清晨,太阳刚露出地平线,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连云街道庙岭社区78岁的老人范先生已顺着山涧沟向山上攀登了约半个小时。目之所及风景秀丽,范老先生感觉心旷神怡。很难想象,曾经的这里臭气熏人,苍蝇飞舞,污水横流。

如今,山下的居民下沟洗衣服,山上的居民下沟挑水吃,这可喜的变化归功于持续的综合治理。连云街道辖区内的山涧沟无论大小,29条全都清理一新,仅垃圾就清出了3.5万立方,还浇筑了涧沟底板9000多平方米;长则两三千余米、短则六七百米的涧沟,两边新建、改建的1100多个垃圾桶,方便了居民、美化了环境。

连云街道是个依山面海的街道,地势狭长、奇特又复杂。以前,居民最不满意、群众投诉最多的难点之一,就是这里的山涧沟环保治理。给居民一个清洁秀美的生活环境,是连云街道下大力气抓的头一件事情。为了从源头上解决陆源污染直排港区和山涧沟的治理难题,在连云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支持下,连云区政协委员、连云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召集人姚莉,组织街道城镇建设、城市管理、环境卫生、辖区企事业单位、社区和居民代表,召开“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会。

姚莉介绍说,在协商议事中,本着充分尊重居民群众意愿的原则,达成了山涧沟治理的共识,决定对辖区环境卫生、环境保护实施网格化管理:8个居委会与50多家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驻地部队共同参与。在这个网格化管理系统里,每一条涧沟、道路,每一个井盖、每一杆路灯乃至每一处公交站牌,都拥有相当于居民持有“身份证”的唯一编号,落实治理责任。由此,彻底实现环境卫生管理的空间细化、环保管理对象的准确定位。而在机制运行上,由街道相关部门负责,人大、政协代表监督,部门分工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网格”之中,社区志愿者与70名卫生监督员一日两次巡查,从而形成了有责可查、有形可见的大环保管理新机制。

为了让山涧沟重现风清水碧,连云街道“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多次召开议事会,有效加快了重点沟段污染治理,8个社区居委会和辖区内50多家单位“一把手”分别签订污染治理责任书,分解了53项重点环保工作,取缔了3家高污染非法经营户,并对5家企业下达整改通知或限期治理,建成了重点治污项目192个,29条涧沟都达到了打造“江苏沿海生态环保第一街区”的要求。

作者:沈亚菁 朱先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