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徐圩新区畅通园区“循环链”加速布局现代“产业链”
“十四五”开局之年,徐圩新区聚焦产业链现代化布局,深耕培育一批代表地标性产业集群发展的旗舰型企业,在石化产业升级转型过程中体现“含金量”“含绿量”“含新量”,加快构建绿色化、循环化、集群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区。
位于中化连云港循环经济产业园内的江苏瑞恒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中化国际的主体,主要引领产业的转型升级,更注重的是自身产业链的配套。以丙烷脱氢为龙头,将建成配套的全产业链装置。
江苏瑞恒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戴建庭:我们的丙烯为我们生产苯酚丙酮、环氧氯丙烷,苯酚和丙酮会生产双酚A,环氧氯丙烷和双酚A又会生产环氧树脂产品,我们自己会自成一个产业链。
走进盛虹绿色石化产业园,上下游产业间循环关联发展密不可分。以炼化一体化为龙头生产的芳烃产品向下游PTA装置进行输送,通过各种物料在项目间有效循环,产品互联互供,基础原料就地转化率达70%以上,完成了从一滴油到一根丝的完整产业链。
盛虹石化集团化工规划专家 张永程:同时复产的乙烯产品向着高端化工新材料的方向进行延伸加工。现在在连云港石化基地基本上完成了所有产品的就地加工,完成了相关产品的内部转化,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内部循环产业链。
不仅企业自身小循环,整个园区一盘棋,形成了原料互供的产业大循环。走进徐圩新区再生水厂,一套套设备正在紧张地工作。与传统污水厂工艺不同,该水厂采用预处理加双膜集成工艺,经再生处理70%的产水回用于产业作为循环水系统补水,满负荷运行实现污水减排量2500万吨/年,能切实改善区域水资源短缺状况,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污染”变成了“原料”,通过公共管廊实现互供互联、交换共享,最大程度将‘一滴油’的价值吃干榨尽,不剩余料、不留污染。徐圩新区按照循环、绿色发展思路,梳理产业链,强链补链,让这条黄金产业链上结出科技创新之果。“绿色徐圩”如同一块巨大的磁铁,今年以来,佳化化学等一批“链”上企业闻“链”而来,随着盛虹炼化、卫星石化、中化连云港循环经济产业园龙头产业等一批项目陆续投产,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链关联度达85%以上,形成上游炼油和烯烃、中游聚酯和聚醚、下游碳二到碳九等完整的产业链,“十四五”期间,将建成以盛虹炼化一体化、卫星石化等为龙头的高端新材料产业基地、中国最大的原料多元化烯烃产业基地,并不断向下游高精产业链延伸。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