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云港东海:勤致富产业园里“瓜果香” 夯根基乡村振兴“势头旺”

2021-05-23 09:09:00

“老刘,一共1106斤,价格还是二块五一斤。”5月20日,当东方刚露出鱼肚白时,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温泉镇罗庄村扶贫产业园内早已车来车往,人头攒动。

“好的!先记个账吧,等这茬丝瓜全卖完了再结账。”温室内,刘波穿着一件衬衫,有序地采摘着成熟丝瓜,额头上早已布满了汗珠。

“已经卖完二茬了,现在收获的是第三茬,可以连续上市10多天。6月份,俺还要外出收麦子。”忙碌中的刘波说。



去年12月份,刘波通过竞标的方式以7.6万元的总价承包了扶贫产业园内5栋温室,并在温室内挖了深水井,铺设了滴灌设施。“加上一些配套设施,每栋温室成本价格平均在2.5万元,占地面积约6亩。”为尽快收回投资,刘波在春节后种了4棚丝瓜和1棚西红柿,并把家安在了产业园。

“总体还不错,二茬丝瓜和一棚西红柿卖了后,够投资成本,这第三茬丝瓜就是利润了。下半年还种丝瓜。”行走在丝瓜棚内,刘波笑呵呵地说,“虽然辛苦点,但这5个棚子保守也得挣10万元。”

一栋栋温室在阳光的照耀下,犹如层层波浪。罗庄村现有1133户7000余人,耕地面积6900余亩。早几年,该村信访矛盾较为突出,不仅被定为党组织软弱涣散村,而且还被认定为省定经济薄弱村。“上级先后派两任市委驻东海帮扶工作队到我们村开展扶贫工作。”现任村党支部书记李超说,“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和帮扶单位的扶持下,两年内累计投入600多万元在我们村建立了占地200亩的扶贫产业园,并成功脱贫。”



如今,32栋温室一字排开,沙石路贯穿南北。“政府都帮我们脱贫找门路,我们自己也得撸起袖子加油干。”在一栋温室内,31岁的村民匡洋洋正在将采摘下来的甜瓜装车,准备送到市区客户的摊点。“前几年我都在苏州打工,虽然每月也有8000多元的收入,但不是长久之事。”春节前返乡回家的匡洋洋看到村庄南边建起一栋栋温室后,便毅然决定留在家里发展,承包了1栋温室种甜瓜。“虽然第一次种植,技术掌握得不是太好,甜瓜产量不高,但我有信心。等瓜卖完了,我就到周边学习种植技术,争取下一季实现收入正增长。”

随着一栋栋温室有了“新主人”,棚内的土地上便长出“五颜六色”的瓜果,丰收的景象也让村民们喜笑颜开。“扶贫的刘祖才书记时常带技术人员给我指导,教我怎么做到科学种植和管理。”看着一株株茄子顺着藤蔓茁壮生长,63岁的袁怀海满脸喜悦,“这个产业园,我家的茄子长得最好,已经卖了8万多元。”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今年以来,温泉镇加快构建发展新格局,重点抓好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创新乡村特色新型产业,形成满足现代市场需求,促进农民收益可持续性增长的乡村产业集群。“我们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的开展,聚力结构调整,因势利导把更多落后村建成产业发展型、旅游休闲型、自然生态型等各具特色的富美乡村。”温泉镇党委书记潘婷婷说,“坚持用改革发展成果普惠民生,努力让广大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实现有温度、可持续的发展。”作者:张开虎 冯璐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