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云港高公岛街道:打造“三大课堂”为党史学习教育提鲜增色

2021-05-28 10:31:00

在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高公岛街道,党史学习教育氛围日趋浓厚,学党史的热潮涌进党员干部身边、基层百姓家。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高公岛街道坚持“学”字当头、质量为要,打造“身边课堂”“实境课堂”“流动课堂”三大课堂,让党史学习教育有新意、有深度、有广度。

“身边课堂”让学习方式“鲜”一度

“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群众运动,它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每天上午9点,高公岛街道柳河村的党史学习教育喇叭课堂准时开播。

为了给党员干部群众创造一个能够随时随地参与学习党史的“空间条件”,营造浓厚学习氛围,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全员化学深学透学出成效,高公岛街道开设“身边课堂”,组织就近就便学习教育,让学习资源可看可听、无处不在。在微信群每日分享“党史百年·天天读”,将党史配送到“指尖”;通过渔村喇叭开展“为你读史”,将党史传播到“耳边”,更好地在服务群众中教育群众、凝聚群众,成为基层党史学习教育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实境课堂”让学习效果“深”一度

为延伸党史情境教学的深度和广度,高公岛街道精心打造党史“实境课堂”,延长体验线。将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抗日山革命烈士纪念馆、田湾核电科技馆、“邓小平和人民在一起”雕塑公园等串点成线,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寻访红色初心中,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和系统性。

组织党员干部参观田湾核电科技馆,了解我国核工业发展史,学习“两弹一星”精神、核工业精神。走进“邓小平和人民在一起”雕塑公园,聆听伟人故事,弘扬伟人精神;参观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抗日山革命烈士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感悟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用鲜活的党史教育人、启迪人。

“流动课堂”让学习范围“宽”一度

“在渔船出海前和靠岸间隙,我以前都是坐在船上看手机打发时间,现在党员干部送学上船,出海作业还能听到党史小知识,我觉得挺好!”看着正在渔船上的党史“流动宣讲团”,高公岛街道黄窝村村民胡克营点赞道。

高公岛街道围绕党史学习内容,灵活安排授课地点。组织“流动课堂”,让流动党员不“留学”。发挥 “海上红帆党支部”作用,组建“流动宣讲团”,深入渔区“送学上船”,利用渔船出海前、渔船靠岸间隙等时机,灵活组织开展学习教育;借助“陆上红院”,组织青年党员志愿者为居住山上、行动不便的老党员送学上门,老中青党员之间形成“双向传帮带”,实现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