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为群众做实事】江苏连云港:创新“三单一平台” 服务群众“零距离”

2021-06-01 08:58:53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江苏连云港市海州区新海街道创新开展问需于民体制机制,启动“你点单 我服务”解忧行动,精准衔接居民“需求清单”、部门“供给清单”、社区“服务清单”三个关键点,打通便民惠民的“最后一米”。

小程序打通供需两端

“之前,在12345平台上居民反映的问题大多数是围绕下水管道堵塞、垃圾堆积清运不及时等问题。”谈起近期的变化,新海街道宣传委员丁慧回忆,“现在反映这方面的问题明显变少了。”

变化源于“红韵海州”小程序的投入使用。今年3月,由海州区委组织部投资开发的“红韵海州”小程序进入试运营推广阶段。新海街道及时抓住这一有利契机,紧扣“我为群众办实事”要求,充分运用智慧平台,将便民服务由过去的“自上而下”转变为“自下而上”,主动在基层一线征集诉求、回应关切,打通居民需求端、党员干部供给端互动链条。

打开“红韵海州”小程序,可以看到里面设有专门的“全心为民”板块,满足居民“我要上报”“我要建议”“我要求助”“我要咨询”等多样化需求。

为有效对接群众需求,新海街道依托红韵海州小程序,在社区、小区、农贸市场、人民广场等地设置“线下”民意联络站及民意联络箱,进一步畅通“信、网、电、微”等群众“点问题”渠道,让更多居民可以“掌上点单”。据介绍,该平台因操作简便易行,问题回应快、时间灵活,项目一经推出备受居民欢迎,运行以来已先后接到400多条居民诉求,处置率达百分之百,群众满意度达98%以上。

上级“下单”变主动“接单”

群众所盼,街道所办。据了解,新海街道通过红韵海州平台征集的民意,由街道干部组成的服务小分队深入街巷楼道走访居民、开展座谈,并将收集的问题诉求结合街道排定的24项重点惠民工程以及首期33项“微实事”清单,明确干部工作任务、完成时限、责任领导,跟进督促抓落实,对能立马解决的不过夜,对一时不能解决的向群众讲清楚说明白,并明确告知完成期限。在此基础上,该街道还通过“上墙、上网、上会”等方式,对工作处理情况进行“晒单”,主动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咱们这下水道常年堵塞,通了堵、堵了通,现在好了,彻底改造了。”新潮社区工作人员小马也为下水管道彻底改造点赞。自街道晒出微实事清单以来,新潮社区共建单位区住建局第一时间与社区对接,对群众反映的下水道堵塞问题,通过走访调研和实地勘察后,当天下午就安排施工队对位于朝阳西路16-20号楼下水管道进行清淤、重新设计改造。

红韵海州平台上线后,辖区各职能部门主动深入基层,服务群众的场景层出不穷。目前新海街道20余家职能部门已认领40余件微实事。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以往群众向上级反映问题后,社区处理到什么阶段,大多只能问社区工作人员才清楚,现在只要打开小程序,就可实时了解处理情况。

自治共享凝聚人心

新海街道西苑社区老旧小区多,停车位十分紧张,群众对此颇有怨言。“这辆‘僵尸车’停放在公共车位有一段时间了,是否符合要求?”近日,这条民生诉求一出,社区经多方打听与车主取得联系,经与车主进一步沟通,3天后车主将旧车报废,空出占用已久的车位。

“我家突然停电了,能不能来看看是怎么回事?”新海街道西苑社区接到辖区一名身有残疾的群众求助,社区工作人员立即前往,和正在社区值班的志愿者刘文芝、韦平方带上工具及时来到居民家里,经过详细检查、测量电压,原来是电路烧坏导致停电,经过修理,居民家中的灯再次明亮了起来。

在新海街道,党群同心解难题的暖心故事不胜枚举。改变的是环境,凝聚的是人心。在街道党工委的带领下,社区定期在该平台上推出社区巡逻、家园保洁、看望孤寡老人等任务,党员居民自发成立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卫生环境整治、政策宣传、文明督导等活动,实现小区自治共享,并推动形成小区长效管理机制。

邻里间矛盾纠纷变少了,居住环境更美了,社区凡人善举变多了……“三单一平台”服务机制犹如一把“金钥匙”,打开了以往基层治理的“结”。“‘三单一平台’的上线运行,能够统筹各部门资源,让力量向基层倾斜,干部向一线下沉,实现基层治理方式从“一元管理”向“多元治理”的转变,全面增强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地落实。”新海街道党工委书记徐蓓如是说。

作者:丁慧 王一平 王雅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