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连云港:“四学”模式唱好党史学习教育“四部曲”
夏日时节,连云港市连云区高公岛街道黄窝村渔港码头边停靠的一艘渔船上分外热闹。渔民们围坐一起,在高公岛街道宣讲团成员、组织委员李茂俊的讲解下津津有味地回顾着党的历史。这是连云区“流动课堂”上的一幕。连日来,连云区坚持以上率下、分类推进,创新形式、全员覆盖,精心打造“四学”模式,奏响党史学习教育的铿锵乐章。
示范引领学,谱写“前奏曲”
“中国共产党领导了,而且继续领导着轰轰烈烈的光荣的胜利的革命战争。这个战争不但是解放中国的旗帜,而且是具有国际的革命意义的。”在连云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史学习教育读书班上,连云区党政领导班子正研学《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等书目。
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不断走深走实,连云区组织集中进行党史学习教育,在全市率先举办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史学习教育读书班,动员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带头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为全区党史学习教育深入扎实开展带好头、做示范。召开全区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宣讲工作推进会和区委宣讲团备课会,邀请省、市委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专家教授作专题讲座、宣讲报告,带动全区专题学习向纵深推进。
分类推进学,奏响“赋格曲”
连云区广泛开展“听爷爷奶奶讲故事”“爷爷奶奶听我读”等助学活动,组织以“全国新时代好少年”辛姝萱为代表的红色小讲解员上门学习、送学上门。“以送学上门的形式学习党史,既有效解决了老年群体无法集中学习的现实问题,也让小朋友们加深了对峥嵘岁月民生多艰的感触和对美好生活来之不易的认知。”连云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
为满足差异化、具体化、精细化的学习需求,连云区立足不同类型、不同层级党组织和党员群众实际,分层、分众、分类推进党史学习教育。邀请社会各界人士代表参与宣讲、主题活动,拓展党史学习教育覆盖面。开展“百年党史·青年学”系列活动,引领全区广大青少年群体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召开全民阅读促进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在海一方”读书节启动仪式,通过阅读分享红色经典,全面提升全区居民阅读党史著作的自觉与自信,使得党史学习覆盖到全区党员群众。
灵活形式学,齐颂“交响曲”
聚焦丰富党史学习载体形式,连云区因地制宜、重数“家珍”,深挖辖区资源特色,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模式,采取“菜单式”选课、“模块式”组合、“融合式”授课,打造“特色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党史学习教育“四大课堂”。
“宣讲课堂”,优选26名善讲党史的党校、高校教授、红色讲解员、“百姓名嘴”组成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赴基层一线开展多样化宣传教育活动。“实境课堂”,整合“邓小平和人民在一起”群雕公园、云台山抗日石刻群等红色资源,绘制连云区党史学习教育地图,运用5G+VR技术,开展沉浸式、互动性实境教育,鲜活再现党史故事。“云端课堂”,以“一网一微两号”为载体平台,动员广大党员干部化身“网络主播”,在线直播党史党课,“视频连线”在岛警民,共话百年党史。“流动课堂”,发挥渔村“海上红帆”党支部作用,深入渔区、登上渔船开展“送学上船”等活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实现海陆“同频共振”。
群众自发学,弹好“协奏曲”
“入山问樵,入水问渔。”随着党史学习不断走向纵深,如何点燃广大群众学习热情,从“让我学”转向“我要学”,让群众教育群众,成了探索党史学习教育创新开展的重要课题。
连云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采取“中心牵头、社区搭台、群众唱戏”模式,将党史故事“演”出来。5600余名群众自发参与,创作、编排、演出《红军大哥》《我的爱献给祖国母亲》《永远跟党走》等百余部群众原创文艺作品,让广大群众在创作、巡演、观看中加深对党的感情。
此外,连云区还举办“连云百年文化展”“瀚海连云文化大讲堂”“永远跟党走——红色电影‘四进’”等公益活动,邀请本土知名艺术家、文艺团体、社区大学等文化机构和民间组织,为群众提供免费文化艺术交流培训,切实提升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