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连云港:古礼越千年 渔民传统习俗让端午更有“味”

2021-06-14 08:17:00

6月13日,央视《新闻联播》《晚间新闻》  ,江苏卫视《江苏新时空》 ,江苏新闻公共频道《新闻空间站》 多个栏目聚焦连云港市渔民端午习俗。


《新闻联播》


每年端午节期间,在江苏连云港海边的渔民们,都会身着汉服,上演“拜凤梯”上舞盘龙、“栖凤亭”里学古礼、“龙凤树”下唱古今等古老的传统民俗活动。


连云港大海边的凰窝,民间传说是凤凰栖息的地方。渔民世代以海为生,每逢端午节,一条竹篾为骨、彩绸为皮,13米的金色长龙追逐着五彩龙珠时缓时急、蜿蜒翻腾,11名身穿彩衣的渔民舞龙者在锣鼓的伴奏下,步履矫健,沿着不足两米宽,长58米,高达108级的拜凤梯回旋舞动,祈求风调雨顺、消灾降福。



当地渔民胡毅告诉记者,每年端午,他们都会拜凤梯上舞盘龙,祈求鱼虾满仓,幸福安康。虽然现在不再靠海吃海,共产党带着老百姓脱贫致富,凰窝这个小渔村也成为全国美丽乡村,文明乡村,但是舞盘龙这个节庆活动,一直传承下来。



在石阶顶部,簇拥着的人们等待着盘龙到来。拜凤梯位于凰窝村,传说当年凰窝仙女蔚云想从高处眺望大海,看清玉龙太子妙臣的形象,沿着石阶一级一级向上攀,登上山岭,望到了在海边的心上人,因此此阶叫拜凤梯。后来当地渔民每逢端午都会在拜凤梯上舞动盘龙,希望得到庇佑。石阶虽狭窄难行,但通过齐心协力舞动盘龙登上拜凤梯却让渔民更紧密地团结起来。



《晚间新闻》


每到端午节,当地的孩子们身着汉服在“栖凤亭”里学古礼。彩羽投壶,作为古代士大夫宴饮时的游戏,最重要的就是集中注意力,再三确定好角度和力度后,慎重地将手中的彩羽投向小小的竹筒。另外,雄黄点额、彩绘鹅蛋等古礼民俗,也全方位体现出了端午节的浓浓“文化味”,增强了孩子们对传统节日的亲近感和对中华历史文化的自豪感。



同时,当地的人们还会在“龙凤树”下唱古今,渔民们以地方淮海戏、诗词朗诵的方式,演绎纪念屈原的艺术作品,以及当地玉龙太子妙臣和凤凰仙女蔚云龙凤呈祥的优美传说。端午节系列活动由连云区委宣传部精心组织,传统习俗让端午更有“味”。



连云港市连云区文明办创建管理科科长周猛告诉记者,今年端午,连云区突出“永远跟党走”主题,深挖节日内涵,厚植红色基因,扎实做好“节日里的党史教育”,引导人们亲近传统佳节,激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进一步坚定心向党、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念。



记者:于涛 常骋 蒋晓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