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连云港:聚焦特色产业 为幸福生活添“花样”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连云港市东海县双店镇北沟村聚焦特色鲜切花产业优势,着力解决发展道路上遇到的难题和当前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掀起了“新班子新作为,干事创业乐为民”热潮,为全村2900名党员群众奉献上了一份厚重的“民生答卷”。
通讯员 | 宋彦伟
省级农业循环农业试点成功落户、新建一座污水处理厂、公共空间清理集体拍卖到账90多万元、争取1000多万元资金对新建的产业园区的道路硬化工程以及附属设施有条不紊推进。这是双店镇北沟村今年以来收获的民生成绩单,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有声,村民幸福感和获得感油然而生。北沟村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的火车头作用,有效规范“三会一课”,利用党员固定学习日,通过开设党史微课堂、红色阅读、观看经典老电影和聘请老党员、老战士讲述红色革命故事以及组织党员走进党建主题公园进行党史、革命史、战斗史教育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不断创新学习教育载体,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实走心。把办好民生实事作为检验党建成效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的标尺,通过走村串户、深入田间大棚,共梳理出群众“急难愁盼”问题4大类23条,排定设施配套、养殖污染、富民产业、安全生产、网格巡查、志愿服务等10个重点民生实事项目。
群众利益无小事。针对这些群众普遍关心、反映强烈的问题,村“两委”以“小切口”助力民生建设实现“大改善”,逐一建立办理清单,靠实责任,实行“对账”销号,逐项推动落实,把实事办好、办实,取信于民。
聚焦产业兴旺 激活发展能量
“感谢村两委集中流转土地,协调通电通路,让我如愿以偿扩大了温室大棚建设,大棚总数扩至35栋,实现了当大老板的夙愿。”北沟村鲜切花种植大户张刘飞看着交付使用、整齐划一的大棚,心里乐开了花。
产业富民是关键。北沟村作为全国百合重点产区之一、江苏省鲜切花种植重点村,这些年,美丽产业给村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尝到致富甜头的村民“小富不安”,大伙心里都想着扩大种植规模。
规模扩建大棚,首要的任务就是破解土地制约。关键时刻,村“两委”入户走访、宣传发动、签订合同,有效破解土地流转难题。
创业路上比学赶帮超,目前,全村一期流转了400亩土地,60栋温室大棚拔地而起,鲜花产业吸引青年农民返乡创业、家门口上班。同时,北沟村“两委”还以鲜切花产业为龙头,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投资300万元配套建设冷链物流中心、投资500万元建鲜切花、蔬菜交易市场、投资140万元新建玻璃温室育苗展示中心。据悉,通过冷链物流和鲜切花、蔬菜交易市场的建设可以让村集体每年增收100万元。
突出治理质效 提升人居环境
季夏时节,走进北沟村,宽阔的道路纵横交错,道路两旁绿树如茵,该村完成了从“脏、乱、差”到“净、亮、美”的华丽转变。
今年,北沟村被列为“市级乡村振兴样板村”,村“两委”以实现村庄“干净、整洁、生态、宜居”为目标,以建设小花园、开展污水治理、治理生活垃圾、提升村容村貌为主攻方向,全力开展村庄环境百日整治行动,持续发力掀起“三园、三建、三清、三拆”热潮,努力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
北沟村发动党员干部群众齐参与,对乱堆乱放等进行彻底整治,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提振群众精气神。截至目前,已清理草堆、粪堆、垃圾堆635处,栽种绿化苗木5000余棵,新建污水处理管道1800米,重点打造范庄自然村门前小花园13家,拆破旧房8处、拆违章建筑12处,清理河道污水垃圾4条等。在村庄设立4个“党员乡村振兴环境责任区”,建立“党小组长+无职党员+村民”环境提升达标责任制,坚持环境常态化保洁和绿化苗木养护,村容村貌显著提升。
推动文明实践 培育乡村新风
北沟村通过在村头巷尾设立“好人榜”、开设“道德讲堂”、刷新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墙、开展党员志愿活动和定期评选“致富之星”“好儿子”“好儿媳”“好邻居”等一系列有效的活动载体,在全村上下形成崇尚“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干群融洽”的和谐发展氛围,树立崇德向善、扶危济困、扶弱助疾的模范典型,引导群众见贤思齐。 (宋彦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