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米山路走了六个小时——国家5A级景区花果山专用变压器“就职记”
7月31日,酷暑盛夏,在国家5A级风景区花果山半山腰处,国网连云港供电公司组织23名抢修应急队员,历经6个小时,从水帘洞索道到屏竹禅院之间百余米山路,更换了因发热冒烟而报废的10千伏花果山线三元宫支线变压器。
“只要进了山,搬运全靠人力抬。”该供电公司项目施工负责人刘殿指着1.3吨重的变压器介绍,“本次施工,大型器械无法进入的路段有一百多米,前一半是向下的水泥阶梯,后一半是上行的竹林泥土坡。”
施工遇到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将1吨多的变压器沿着水泥阶梯往下运。在前去屏竹禅院的水泥台阶上,施工人员铺设与水平线成30度角的双轨钢槽,钢槽上搭着被绳索穿过的变压器底座。前方队员肩上套着绳索,后段的队员拉着绳索,左右队员扶着变压器本体。“一二三,起;一二三,起!”号子一喊,后方抬起绳索,前方持紧绳索,让变压器平稳滑下。
“我们就像是抬着一缸满满的,而又不能洒掉的水。”
在施工队伍的最前端,花果山供电所所长滕达早已满头大汗,他紧紧盯住缓慢移动的变压器说,“它就像个娇气的宝贝,容不得半点磕碰。变压器箱体内充满了油,若是变压器碰撞,油会溢出,会漏入空气,影响正常运行过程中绝缘性能。”
如果说下坡的路有惊无险,上坡则更具挑战。施工人员首先要砍伐通道周边的竹子,开辟至少2米宽的坡道。刘殿介绍,“我们至少在60度角坡上拖着变压器上行五米。”施工队员利用土坡顶上三棵“厂”字型分布的大树干,配上滑轮和链条,组成三级“杠杆式”简易起吊机。随着队员们一下又一下地拉着锁链,滋滋作响的摩擦声,与坡上留下的痕印,伴着变压器缓慢上行。
起吊工作并非一帆风顺,刘殿总结道,“遇到凸出的山体岩石,我们要想方法铺设钢槽。遇到浅埋的电缆,我们要想方法铺设保护套。”在拖运的过程中,仅越过两块岩石、三根电缆,施工队足足耗费了三小时。
“我是迫不及待想看到水帘洞重新有水落下。”花果山景区建设科负责人徐利君一直陪伴着6小时的施工过程。他介绍,该台变压器供应旅游景区最核心的用电负荷。景区接待中心、商铺、办公室、食堂的用电、各运营商5G设备基站用电,以及整个花果山景区水循环系统都是该变压器供应。
见证整个过程的徐利君感叹,“32度的高温,供电人依然履行安全职责,带着头盔,穿着全棉长袖工作服。我看到他们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我带过来的四箱矿泉水早就消耗完了。但他们最原始的方法,最稳妥的搬运,最快速的恢复我们景区供电。”
作者:陈振新 丁桃红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