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为群众办实事|连云港青龙山公墓推进绿色殡葬改革

2021-08-10 16:55:57

殡葬改革是关系民生福祉和社会稳定的大事。


青龙山公墓管理处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办实事、解难题、送温暖、传党恩”为主题,持续推进绿色殡葬改革,提升殡葬服务水平,倡导绿色文明殡葬理念,推进殡葬事业健康发展。



青龙山公墓园区总占地面积约430亩,多年来,坚持集约利用土地、环境保护、移风易俗、葬式改革和优质服务的原则方针,共建成苍松园、福寿园、玉祥园等 100 余个园区,设有高、中、低档墓穴约35000余座,绿化覆盖率达80%以上,已发展成为港城及苏北地区颇具影响力的大型生态墓园。先后获“全国殡葬先进集体”。“省民政系统行风建设先进基层单位”、“省清明祭扫和殡改工作先进集体”、“省园林绿化双优工程奖”、“省创建群众满意基层站所(服务窗口)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园区发展的要求更加严格。2020年8月,为了有效开展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支委会、班子会两会合一,突出党建引领、立足群众,解决民生问题。针对老园区基础设施不完善、存在安全隐患、6个新园区1121座墓穴“见缝插针”式建设、未预留公共道路等基础设施或道路异常陡峭等原因,2020年投资200余万元,进行了全方位改造。



海州区青龙山公墓管理处负责人介绍:最主要的一个体现就是把我们的中心和重点放在为居民服务上,这是我们去年的一条上山路,在整改之前呢,它有一些弊端,一个是我们道路比 较狭窄,群众上下山非常不方便。包括我们园区的山体跟园区那个墙体之间是非常窄的,窄了以后包括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墙体和山体之间包括和园区之间最深的有两三米深,然后群众祭扫的时候也很不方便,有的群众祭扫的时候要站在长提上祭扫,所以,我们就是从我们群众最需要的最迫切的地方,最严重的地方去着手,然后就是然后拿出自己的规划设计,对我们的整个上山道路进行了改造。改造以后,我们体现了几个特点,一个是道路的话,安全,舒适,便捷。这是我们最基本的一个要求,另外还兼顾到一些景观的添置,为我们的居民在祭扫的过程当中提供一个美观的环境。 


上山主路拓宽改造,解决了上山主路主要弊端“窄、陡”将主路拓宽至6米以上,并设立步行道,实现“人、车”分流,提高部分路段高度,减缓整地坡度。在景观设置上,沿主路南侧山体,建挑高走道,解决“永安、永宁”等10余个新老园区交通不便难题。同时,美化沿山墙体,采取“3D花墙、高压冷雾、不同季节花卉补充”等园林景观打造方式,提升园区品味,同步解决原道路存在“网管乱铺、无道路排水、墙体内部积存垃圾”等基础设施遗留问题。


办一件实事,暖一片人心,为践行“为民办实事”活动精神,公司确立以下工作思路:抓服务质量。公司最大资源是32000余座已安葬人员,在规范日常服务基础上,重群众沟通平台建设,公众号平台维护提升,发布少而精的信息,保持适当活跃度;重大节日期间,多听多问群众意见,所有意见、建议必须达到逐条落实,实现闭环效应,倾尽全力保住二十年沉淀形成的老品牌;重抓老园区基础设施改造提升,资金大幅倾斜投入,坚决摒弃“售完一劳永逸”的销售观念,下大力气改变老园区道路不通甚至需要攀爬方能到达,令群众气愤的现实问题,提升老园区祭扫环境的舒适度、安全性,用温情留住人心。



每年大节期间,青龙山公墓还推出了一系列免费活动,服务大厅免费提供抹布、轮椅、小药箱、热水等便民用品;在墓区提供可降解垃圾袋和焚烧桶;免费提供水葬安葬服务;为有需要的市民免费提供描碑服务,免费提供墓位咨询和简易医疗服务:开展“冥币换鲜花”的公益活动,引导群众建立文明祭扫新观念,以细致服务温暖人心。


抓基础建设。按照“先修主路,从东向西”的方向,量入而出,量力而行,逐步提升道路交通、景观改造永平以南京普觉寺为努力就能达到的标杆,用3年时间让整个园区基础建设达到“均衡、美观、舒适”的基本要求,局部照搬”上海福寿园领先经验,抄近路发展,5年内达到苏北一流园区水平。


抓创新经营。和国内先进园区相比,现有墓型显得“大、土”,这与传统审美观念有一定关系,但也和缺少尝试突破的勇气和干劲有关。局限于之前墓穴存量大,以及资金压力,2020年不再新建墓穴,2021年以单批不超200座,全年不超400座的规模尝试开发“小、精、美”的新产品,找市场定位,积累新经验,防止和市场领先理念脱节。


抓行风建设。公司是国有企业,要有国有企业应有的担当。抓行风建设本质就是一切工作按规矩去做,规矩一直都在,只要主要负责人和分管领导守住纪律底线,行风必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