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为群众办实事 | 江苏连云港连云区:“劳动仲裁+法律援助”模式成功调解97起劳动纠纷

2021-08-13 12:03:00

“我真没想到拖欠的工资一个星期就到我账上,真的是太感谢了。”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某服装公司职工王宇(化名)激动说,她在上海那边找到了工作,新公司在不停地催她去上海上班。然而,连云港这边工资问题解决不了,她也不能安心离开。之所以让王宇感动不已,是因为她切身感受到是连云区人社局创新探索“互联网+仲裁”新模式所带来的便利,真正实现足不出户就解决了劳动争议难题。

据了解,王宇所在的服装公司因经营不善,无法正常生产运营,出现裁员、拖欠职工劳动报酬等问题。包括王宇在内的13名外地员工将自己所在的公司告到了连云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连云区仲裁院考虑到该公司被裁员劳动者多为外地员工,维权成本较大,当即开通职工维权“绿色通道”,指派专职调解员从咨询、申请、调解等各方面给予劳动者一站式维权服务。“当初劳动者来告公司,因为人数较多,我们立马跟公司的人事经理联系,核实这个情况。我们跟单位调解,能不能案前调解,立马把这个事情解决掉,最后经过和单位和申请人多次沟通,给了一个双方都满意的一个金额,每个人大概是1万块钱左右。”仲裁员龚昕称,仲裁院仅用了10天的时间就结了该案,结案时限整整缩短了一个多月。

“我们通过深化‘群众需要,仲裁员到’党建项目,优化‘诉源治理普法直通车’这个普法品牌,主要促进矛盾纠纷,高效地化解这些劳资纠纷。把司法调解资源和其他的调解力量结合起来。通过预防为主,调解在前,审判为终的‘诉源治理三步法’,完善诉源治理的举措,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将自己的诉求得到圆满的解决。”连云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院长王雯介绍,连云区通过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与仲裁业务的深度融合,开展“便民仲裁”品牌化建设行动,通过践行“一线工作法”,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深入一线抓落实,强力提升劳动仲裁办案质效水平,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王雯还介绍,今年,连云区已通过全国劳动人事争议在线调解服务平台线上调解近百件,有效将劳资纠纷化解在萌芽阶段,让老百姓通过网络、手机实现“不出门”维权。与司法局、信访局等部门联动开展“调、裁、诉”一体化办事服务,形成合力,将更多劳动人事争议矛盾纠纷通过调解方式及时化解,减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件数量及因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纠纷到法院诉讼的案件数量,有效缩短维权时间,促进劳动关系稳定和谐。截至目前,共调解成功97起劳动纠纷。

(作者:江媛 周寅 崔玉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