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为群众办实事】连云港灌云:2315件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2021-09-09 09:19:00

“云湖实验小学投入使用,极大地解决了东城区周边几个村孩子的‘上学远’问题,孩子们再也不用跑很远求学了。”开学第一天,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东王集镇伊东村村民唐先生开心地告诉记者,8月底,这所小学教学区刚刚举行了建成交付仪式。


这是灌云县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的一个场景,在首批公布的“我为群众办实事”34件项目清单中,这是由灌云县教育局牵头实施的“强化县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项目,今年秋季学期开班招生的还有新区实小四期工程和伊西九年制学校项目,可为县城区提供标准学位8340个,有效缓解县城区义务教育大班额问题。


已投入使用的灌云县云湖实验小学


“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更是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的具体体现,也是灌云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的具体行动。”灌云县委书记苏锋告诉记者,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灌云县委组织全县党员干部深入基层进行走访调研,78家参学单位走访3688户,累计征求基层群众意见3917条,经过认真梳理,公布县级层面 “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27件,各参学单位初步征集“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2315件,明确项目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完成时限,正在有序推进解决。“其中,既有助推高质发展、实施乡村振兴的产业发展项目,又有提升幸福指数、推进社会治理的惠民利民工程。”


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灌云县委组织广大党员弘扬人民楷模王继才“守岛卫国、爱国奉献”精神,围绕一条红色轴线、一封红色家书、一堂实境党课、一件为民实事、一个打卡“红色地标”,开展“浸润式”党课教育,切实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教育引导基层党员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日前,各参学单位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乡村振兴、改善和保障民生、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提供优质高质政务服务等五个方面,在媒体分批发布了“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接受群众和媒体监督。


老城区雨污分流惠民工程建设现场


为了把愿景变成美景,灌云县委组织全县各级党政组织和党员干部以“虔诚学党史、挚诚感党恩、忠诚听党话、赤诚跟党走,真心爱灌云、真情对灌云、真意为灌云、真爱守灌云”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以学史力行为落脚点,将全县党史学习教育引向深入,推动全县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和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推进“工业立县、产业强县”发展战略的实施,着力“我为群众办实事”,切实提升民生质感。


为了提升“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针对性,灌云县组织开展“万名党员走百村(社)访千户”活动,要求党员干部身体力行,广泛听取意见、了解民生需求,认真做好“我为群众办实事”承诺践诺活动。


“现在的瓦房村变美了、乡亲们变富了,咱农村人的日子过得越来越舒坦。”漫步在农房改善后的侍荷园长廊,侍庄街道瓦房村2组七旬老人孙如云开心地说。


瓦房村农房改善项目


在“万名党员走百村(社区)访千户”活动中,灌云县委书记苏锋带头深入基层,调研群众家庭生活、项目规划施工等情况。在侍庄街道吴王村,他要求全县各级领导干部要紧紧围绕目标要求,仔细了解村情民意,更好地察民意、解民忧、集民智,合力推动灌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坚持实事求是,及时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做到工作在基层开展、矛盾在基层化解、实事在基层办理,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


据了解,在灌云县着力推送的民生“大礼包”里,涉及的内容包括教育、住房、健康、医疗、养老、交通、就业等十二项工程。截至7月底,伊尹路、西环北路等道路两侧雨污水分流改造及配套延伸附属工程已竣工,总投资4.3亿元的全面提升健康工程年底前投入运行,基层巡演、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等文化惠民工程如火如荼……最大限度地推动了“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地落实见成效,在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信任度中,提升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的成色。(夏兴俭 任正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