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丨连云港侍庄街道:下足绣花功夫 绘制好为民服务“工笔画”
为扎实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侍庄街道全面部署开展“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制定下发《关于在全街道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的实施方案》,引导党员干部以诚挚的为民情怀、务实的工作作风,精雕细琢绘制好为民服务“工笔画”,奋力谱写侍庄街道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以“党建引领”为笔,勾画出为民服务的“线条细节”
筑牢“振兴堡垒”。通过规范加强组织建设、强化党员教育管理、开展特色活动,实现堡垒建在一线,党旗飘在一线,党员冲在一线。实施产业振兴“全覆盖”行动,在豆丹、藕虾、现代农业采摘园等产业项目建立产业支部19个,通过党建引领实现党员变大户、大户变党员的双提升。
争当“干事先锋”。开展“听党话、爱侍庄、献计策、建新功”等特色活动,16名村书记走上讲台畅谈发展思路,分享发展心得,交流发展经验;成立疫情防控、防汛抗灾、“秸秆综禁”党员志愿服务队36支,党员干部带头开展志愿活动。
践行“四零服务”。设立党员先锋岗,坚持党员“亮身份”,实施党群服务中心全面提升工程,不断提高政务服务效能,做到服务方式“零距离”、服务事件“零积压”、服务质量“零差错”、服务流程“零障碍”。行动开展以来办理事项400余件,无一例逾期和延时。
以“便民宜居”为笔,描绘出为民服务的“写实轮廓”
做好农房改善“必答题”。围绕“做好农房改善‘后半篇文章’”开展专题调研,有序引导社会资本下乡共同参与乡村振兴,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功能,进一步提升新型农村社区功能和品位,确保农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生活好,目前1395户农民即将住进新居,共奔幸福小康之路。
按下环境治理“加速键”。引导党员积极投身文明城市创建、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改善等活动,建成市级“特色田园乡村”2个,申报省级林业示范村2个。新铺设集中居住区道路1200余米,铺设污水管道1800余米,围绕群众诉求和发展需求,实施危桥改造工程,对街道范围内年久失修的17座生产桥进行加固维修。
架起群众幸福“连心桥”。引导党员立足岗位实际,帮助群众解决民生难题。建立街道和村(社)两级低保服务网络,积极开展面向社区残疾人、贫困户、优抚对象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为易返贫人员免费培训8期计1028人,举办就业招聘会3次,252人实现了就近就地就业。
以“富民兴村”为笔,渲染出为民服务的“浓墨重彩”
特色产业促发展。制定实施以特色产业为重点的农业发展规划,打造侍圩千亩豆丹产业园、瓦房千亩藕虾混养基地以及无花果、黄桃园等8个人才创业孵化基地。大力培育发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立各种农村专业合作社97家,家庭农场82家,豆丹等30个农产品品牌获得省级认证。
多元服务促增收。选聘26名党员领导干部、优秀种养殖大户、农业技术专家结对帮扶青年人才,助力青年成长。组织举办3期人才电商培训班,现场观摩学习网络直播带货,拓宽销售渠道。着力发展村集体项目,启动常荡村标准厂房建设项目,项目完成后将每年为村集体增收6万元以上。
村企联建促振兴。班子成员带头联系村(社区),推广打造“支部+基地+企业+农户”的“侍圩样板”,推动16个村与紫燕食品、品品鲜等企业深化交流合作,实现产业规模化、高效化运营,农产品附加值得到明显提升,农民就近就业增收、企业就近取材用工的双赢局面。(方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