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丨江苏灌云:驱动“红色引擎” 织就致富“新丝路”
种桑养蚕“小经营”,强村富民“大文章”。在江苏连云港灌云杨集镇通榆村,白日热火朝天,夜晚灯火通明,一个规模化、集约化的蚕桑示范园正在形成。
榆村蚕桑示范园区是2020—2021年省委驻灌云县帮促工作队产业帮扶项目,由江苏省苏豪控股集团援建,面积约100亩,配套有小蚕共育养殖区、大蚕智能养殖区,也是灌云县首个蚕桑养殖示范基地。
集思广益支部纳谏见“妙招”
如何“为农民办好实事”,如何“整装出发,开创新局”,如何走出“一村一品”美丽乡村振兴之路,在杨集镇会议室内,济济一堂,热闹非凡。一堂有苏豪股份集团旗下丝绸实业、蚕业科技、蚕种公司联合参加的“特殊”党史学习教育中,争论不休,畅所欲言。经过3个多小时的激烈讨论,大家一致通过,在“春蚕”党支部的带领下深入结对,帮扶村开展主题为“党建帮促、蚕桑富民”支部共建活动,通过党建合作,助推帮扶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化农村产业革命,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
从蚕桑示范园的田间到党群服务中心的会议室,“春蚕”党支部党员和通榆村党总支全体党员就支部建设、蚕桑产业具体实施进行了深入交流;“春蚕”党支部党员从专业角度对桑田管理、蚕种饲养、蚕桑综合利用等方面给予技术指导,提出了合理化的“春蚕计划”。
因地制宜 党群促建见“新招”
蚕桑产业处于茧丝绸行业前端,有劳动密集、产业链长、带动性强等特点,具有极高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2020年,苏豪控股集团选派驻村帮扶干部,践行“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绿色精准扶贫理念,带领通榆村“两委”积极谋求农业产业转型,推进特色产业发展,通过精选特色产业,立足村情,根据村居立地生态条件,结合后方单位茧丝绸行业优势,引进蚕桑种养殖技术;流转100亩土地,先后成立专业合作社,建设蚕桑综合利用示范园。
“江苏大工匠”“春蚕”党支部书记贾仲伟与杨集镇人民政府、通榆村党总支郑重签署了蚕桑产业合作协议。根据协议,该项目初期由“春蚕”党支部免费提供蚕种,派驻技术员驻点指导,并负责蚕茧保底价收购。蚕桑产业示范园的共建,将进一步推动帮扶项目发展、深化村企合作,成为企业与地方产业协作,形成完整的种、养、加工一体化的长期富民项目。
离家近,收入高,农民积极性就强。项目借力党支部共建平台,采取“党支部+苏豪新蚕品种+苏豪技术团队+通榆村蚕桑专业合作社+苏豪茧丝产业链”模式,已落地的蚕桑项目,将于今年晚秋启动养殖第一批蚕;丰产期后,预计年养殖400张蚕种,产值将达60余万元。小村村民种桑养蚕,将织就美丽的幸福生活,前程一片锦绣。
实事求是 党员带头见“高招”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杨集镇负责人表示,苏豪集团结对帮扶杨集镇农村工作有热度、有高度、有力度、见深度,双方“党建+产业”合作共建,对帮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特别是对农户增收、生活改善、示范带动具有深远影响。
“春蚕”计划负责人介绍:“灌云地处苏北平原,生态优良、气候适宜,发展蚕桑产业得天独厚,公司将以支部共建为契机,以党建促共建,以共建促发展。鼓励帮扶干部,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完成好项目,借助后方单位优势,在灌云田间留下带不走的蚕桑技术,总结出一套可复制的产业帮促经验。”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