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连云港:“电子保姆”托起老人“稳稳的幸福”
“改造的真好!‘电子保姆’、沐浴扶手、感应灯、洗澡椅......样样政府没让我们花一分钱,可帮了我们大忙。”10月12日,家住海连社区的许秀萍老人看着适老化改造给家里带来的喜人变化激动地说。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江苏连云港海州区新海街道海连社区将党史学习教育与为老服务紧密结合,聚焦“一老”急难愁盼,积极探索新型养老模式,以学党史、践初心为出发点,以办实事、惠民生为落脚点,用心用情用力做好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
海连社区辖区面积约0.5平方公里,有新海花园等3个小区,现常住居民3361人,其中60周岁以上老人1075人。面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如何解决社区老人养老、照护成了该社区的难题。针对辖区老龄化问题,社区干部察民情、听民意,在大走访调查中发现,多数老年人在居家养老方面存在摔倒、生活不便等难题,为提升老年人居家环境安全,海连社区将困难家庭适老化改造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举措,积极构建以家庭为核心、社区为依托、信息化为手段、专业化服务为支撑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给老年人一个更加健康、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电子保姆”就是该社区适老化改造中的个性化举措之一。
海连社区在老人家中安装“电子保姆”保障老年人安全
“电子保姆”是海连社区通过智能式适老改造,在空巢老人、独居老人、半失能半自理老人家中安装一键呼叫、门磁感应器、浸水报警器等6种智能硬件设备,将设备自动检测和老人主动呼叫相结合,连接社区实时监控数据平台以及工作人员、子女手机,实施24小时应急响应。王玉霞是社区一名空巢老人,9月12日因锅里烧水忘记关火出门,触发“电子保姆”烟感报警功能,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收到报警通知,避免了事故的发生。像这种情况在社区还有很多,老人们亲切地称呼“电子保姆”为“贴心保姆”。
此外,社区还针对不同老年人居家环境和生活习惯等进行分类改造、量身定制,打造“一户一案”个性化服务。对失能老人重点安装浴室扶手、床边扶手、防撞角(条)等设施,配备轮椅、手杖、洗澡椅等辅具,对自理老人则以坡度改造、安装感应(地灯)、安装煤气泄漏报警器等为主,切实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截至目前,海连社区已完成新海花园小区试点改造工作,在100户80岁左右老人家中安装了“电子保姆”,146名老人享受到了“电子保姆”带来的贴心便利的服务。
社区工作人员正在了解老人具体情况和改造需求
为保障服务到每一个老人,海连社区还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建立起“支部+X”工作站,每名支部书记将片区的党员、志愿者等统一分配,跟踪服务每一位老人,让他们都能在家里享受到专业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
作者:张晓盼 王一平 史文婷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