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江苏连云港:技术创新助推石化产业绿色可循环经济行稳致远
作为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的先导区,江苏沿海开发、“一带一路”支点建设产业合作的主要实施载体,江苏省连云港市徐圩新区先行先试、探索经验,用一座座国内标杆企业坐标,“编织”出世界一流石化产业基地经纬线,以科技创新溢出效应助力加快打造打造世界一流石化产业基地。
在番禺珠江钢管的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赶制沙特阿美一个海上油田项目的订单,这一项目是沙特阿美180亿美元投资计划的一部分。沙特阿美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而番禺珠江钢管作为阿美在国内惟一的海洋平台用管供应商,在这个项目中负责海上油田的导管架钢管制造。为了提高海上油田的产能,企业在技术上进行了创新。
技术创新,不仅给企业带来了挑战,也为企业带来了更大效益。目前,在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内,以石化为龙头的临港产业布局基本完成,产业能级快速提升。徐圩新区积极与高校、科研机构加强产学研合作,开展高端聚烯烃新材料关键技术研究,推动科技成果快速转化,集中力量攻克“卡脖子”技术、补短板技术,同时开发EVA光伏专用料新产品,逐步替代进口产品,提高国产化进程。
重点围绕石化产业链延伸及碳综合回收利用等方向,瞄准一批碳减排和“卡脖子”技术项目落地,推进斯尔邦石化二氧化碳制甲醇、POE中试装置和卫星石化二氧化碳及氢气回收利用等,项目的有效实施将具有显著的节能减排示范效应,积极推进园区“碳达峰”、实现“碳中和”。
在盛虹石化产业园内,总投资约677亿元的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的首批装置已实现交付,每年可实现年产值约900亿元,利税超200亿元。盛虹炼化项目从原油出发,打通原油炼化与高端化工的产业链条,不仅可以提升发展高端石化产业上游原料自给率,还将解决下游企业中间原料来源问题。目前,石化基地内,精细化工园区、盛虹炼化一体化、虹港石化等项目通过物料闭路循环利用,形成了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产业循环发展体系。
石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与循环经济密不可分。通过产业链耦合共生和物流能源高效利用,探索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企业小循环、产业中循环、区域大循环,形成了上游炼油和烯烃、中游聚酯和聚醚、下游碳二到碳九等完整的产业链,基础原料就地转化率超70%,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链关联度达85%以上,构建了原料互供的产业大循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