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连云港:万余农户圆“安居梦”筑“幸福家”

2021-11-22 12:25:50

“千顷藕田傍村边,万朵红花挨枝连;三五小船撑桨去,歌声荡漾赋采莲”,这是灌云县侍庄街道瓦房村从传统村落向新型农村社区精彩“嬗变”的一个缩影,“天蓝地绿、水净村美、宜居宜游”的梦幻般田园意境正在灌云大地由蓝图变成现实。


2018年以来,灌云县把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民生实事的重点工程,用好用活省、市、县系列支持政策,统筹谋划、保持定力,经过3年奋战攻坚,全县累计改善农房12170户,超额完成省市定目标任务,让农民住上好房子、走上好路子、过上好日子,致力打造农房改善民生工程、精品工程、幸福工程、满意工程。



尊重群众意愿,让农民群众充分享有建房的话语权和选择权


灌云县从尊重群众意愿、科学规划项目为切入点,2018年启动之初,县住建局以“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担当,联合各镇街对农民群众住房情况和改善意愿进行全面摸查,摸清需求,尊重意愿,进村入户,采取“家家到”的方法,认真组织开展农民意愿、住房现状、收入情况、现实需求以及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和产业发展等实际情况的摸底调查,真实了解农民群众的意愿和想法,逐户签订协议,准确了解进城、入镇、留村的人口规模、分布状况,结合省市督导调研提出的要求,科学确定年度重点项目。通过广泛听取农民意见和建议,摸清哪些人需要搬、人往哪里去,房屋建哪里、如何建,搬迁怎么补、补多少,把“尊重农民意愿”贯穿于农房改善每个环节,确保让农户搬留自愿。



勇于靠前服务,让干部在农房项目建设第一线锤炼担当


灌云县把农房改善作为检验责任担当的荣誉之战、造福群众福祉的精准之战和提升乡村环境的总体之战。在农房改善工作中,全面压实责任,强化组织推进。制定了《全县新型农村社区重点项目包保责任体系》,建立农房改善项目领导包保体系,落实“四个一”工作机制,明确各方责任,畅通项目建设“绿色通道”,积极为项目建设提供最大便利。全县农房改善工作启动以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深入一线,靠前督导指挥,各镇街、县各有关单位干部以上率下、身体力行,坚持到现场去了解实际情况,到现场去发现问题,了解真想法、发现真问题,就地就事解决难点、堵点问题,坚持每周工作例会制度,研究会办具体事项,落实项目追踪制度,全面掌握全县项目进度,严格按照省市验收标准,确保项目建设高质量,全县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以任务倒逼责任,以责任倒逼落实,形成农房改善工作的强大合力。



聚焦典型带动,让全县镇(街)村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典型示范、试点引路,发挥带动作用。以条件成熟、群众意愿强烈的杨集镇潮河春晓,图河镇图和人家,侍庄街道侍荷园、侍圩人家等重点项目为抓手,高质量、高标准推进项目建设,加快打造有特色、有看点、有品位的省级、市级示范项目,以点带面推动全县新型农村社区项目建设。图河镇图和人家项目已列入省级示范,杨集镇潮河春晓,侍庄街道侍荷园、侍圩人家等项目列入省级观摩项目。特别是侍庄街道以“四个一”全力推进农房建设的做法发挥了典型引导作用,即组建一支队伍,成立农房项目指挥部,并设立临时党支部,将党建引领延伸至农房改善项目一线,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制定一套方案,即制定一套切合村情实际、可行可操作的拆迁方案、改造方案、建设方案、安置方案,由分管领导分别牵头挂包新区建设、旧村改造和基础建设项目,稳步有序推进实施;绘制一张推进图,发起农房建设百日攻坚战行动,通过设置醒目的农房建设倒计时牌,挂图作战,日夜奋战,确保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任务;成立一个督查组,全天候不间断现场督查工程进度,每日通报施工人数、施工进度等情况,确保项目建成全县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的样板工程。



坚持要素保障,让农民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


项目实施过程中,灌云县以“重构农业、重建农村、重塑农民”为目标,科学布局产业发展,配套公共服务。首先是立足长远,培育产业,让社区有保障、能富民。重点推进南岗镇岭上仁家项目的温氏种畜禽场、图河镇图和人家项目的水产养殖、侍庄街道侍荷园项目的紫燕藕虾养殖、侍圩人家项目的豆丹养殖、杨集镇潮河春晓项目的生态农业和旅游民宿、小伊镇伊荷新村项目的空港物流等项目建设,确保农民入住后能就近就地就业创业。其次是坚持“两同步”,即坚持把农房改善与生活配套相同步、农房改善与产业发展相同步,让农民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坚持要素保障、建设规范“两到位”,按“特色田园乡村”标准建设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村党群服务中心、村民活动广场、卫生室等服务设施。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杨集镇放大生态绿色资源优势,主动融入潮河湾旅游景区,大力发展旅游+高效农业、旅游+乡村民宿、旅游+特色产品等富民产业,建设潮河豆腐坊、豆腐文化展览馆,培育富民增收特色产业。


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如今灌云县正在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基础配套建设,努力把这项惠及千家万户的重大民生工程办得更好,以显著的业绩向全县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新时代答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