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好生态治理“三字诀” 描绘赣榆幸福宜居新画卷
“以前洗衣做饭都提心吊胆,生怕大量用水导致雨污水混合溢出窨井,弄得小区地面脏兮兮的,也会污染河道水质”。家住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老旧小区——新世纪花园的刘忠琴感触很深,“但自从做了雨污分流之后,家里的下水管再也没堵过了。”这让她感到十分满意。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赣榆区聚焦民生问题,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着实念好“三字诀”,注重在“治污染、办实事”上下功夫,切实提升百姓居住体验和幸福感,助力美丽宜居城市高质量建设。
做实“连”文章,加速污水管道融合成网。赣榆区结合金海路、华中北路、文昌北路和金福片区华中路、东关路、玉河路、青龙北路等道路建设,配套市政污水管网约15公里;在此基础上,全面溯源排查市政雨污水混接点和排水户,强化执法力度,专项治理污水通过雨水口、雨水管网违法排放;投资200万元,新上城区排水管网GIS系统,通过“管网监测+数字系统平台运维”,随时随地监测污水地下管网的“健康情况”,及时改造修复缺陷管网。还针对老旧小区雨污管未分设、管道渗漏和堵塞等问题,全部翻新改造新世纪花园、教师新村、华中路一号、3号小区4个老旧小区雨污分流管网2.8公里,对“毛细血管”进行了一次“大手术”,做到了“晴天无排水、雨天无污水”,赢得居民广泛点赞。
注重“拓”扩面,力推城乡治污提标增效。在全覆盖建成运行新城污水处理厂、13个镇污水处理厂的基础上,赣榆区加快推进提升泵站、污水管网建设延伸工程,形成区域污水治理“一张网”。今年以来,围绕满足市民对优美生态环境需求,赣榆区建成朱稽河6000吨污水处理设施,加快推进新城、金福片区2个污水提质增效示范达标区建设,年底前消除11.5平方公里的污水管网空白区。强化指导服务,督促15个镇投资均超过200万元,配套完善镇区污水管网125公里、检查井1857个,切实提高了污水收集处理率和镇级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加快推进111个行政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现石梁河库区、塔山水库库区以及国省考断面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年底将实现行政村生活污水处理覆盖率83.37%、自然村覆盖率52.35%,助力了乡村加快振兴。
重抓“严”防控,靶向根治建筑工地扬尘。全面展开“秋冬治尘”攻势,与城区38家建筑企业全部签订《生态环境目标考核责任书》,制定整改问题、整改任务、整改责任“三个清单”,落实定期调度、跟踪督查、销号管理“三项制度”。多次组织召开城区建筑工地扬尘污染防治工作部署会,把城区划分为38个网格,每个建筑工地安排1名工作人员驻点管理,全天候盯防。建立规范有序的建筑扬尘防治监管长效机制,充分整合局属科室单位力量,将扬尘防治日常监督检查和季度大检查相结合,发起联动作战,已下发《整改通知书》28份、《停工整改通知书》21份,行政处罚19家。快速推动智慧降尘,增换建成区建筑工地脉冲式自动喷淋设施8600余米,新增标准化围挡3500米、硬化道路4200米、场地4600平方米,已在11家建筑工地安装投用智慧降尘系统、19家建筑工地车辆冲洗自动抓拍设施,建成区在建38个项目常态保持“6个100%”,坚决把建筑扬尘控制在最低限度,确保碧空常在。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