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灌云:“领头羊”玩转新农具助力乡村振兴

2021-11-27 10:33:01

“这是我们灌云的特产豆丹,喜欢的朋友们别忘了双击点赞哦。”直播间里,吴刚一边卖力吆喝着,一边从包装里拿出一罐成品豆丹。

吴刚在直播带货灌云特产豆丹

吴刚在直播带货灌云特产豆丹

27岁的吴刚是土生土长的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四队镇吴赵村人,他最自豪的是大学时候入了党,去年镇里“两委”换届时选上了村党总支副书记,当地村民都亲切地称他为小吴书记,吴刚深知自己作为“领头羊”的责任与使命,思路活跃的他决定给村子里带来不一样的发展新思路——利用手机这个新农具直播带货。

刚开始,吴刚做的并不顺利,一度产生放弃的念头,幸好有村书记汪勤亮的劝说,“小吴书记,你放心大胆地直播带货,一方面这两年江苏核电省扶贫工作队为村里打下了很好的脱贫基础,几十亩的温室蔬菜大棚每年可以为村里增收十万元,你不用担心直播收入;另一方面,镇里近期要给村里党群服务中心配几台电脑,你完全可以在那里直播,不要担心直播器材,你就放心大胆地按照你的想法带着村民大伙致富吧。”

吴赵村村民农闲时在蔬菜大棚里帮工

吴赵村村民农闲时在蔬菜大棚里帮工

在村“两委”的支持下,乘着当下直播带货遍地“开花”的东风,吴刚逐步探索出一套“直播+特产”的致富密码,通过制作短视频、直播分享等方式,让豆丹、水蛭这些村里养殖的特产登上了手机直播这款“新农具”,不仅可以宣传推广灌云特产豆丹的养殖技术,而且还科普了水蛭的食药用价值,进而拓宽吴赵村的销售渠道,现在还可以帮村里推销冬季大棚蔬菜,先后带动周边群众60多人就业增收,蹚出了一条富民增收的新路子。

吴赵村冬季蔬菜大棚里的芹菜长势喜人

吴赵村冬季蔬菜大棚里的芹菜长势喜人

“以前,我们都要走五六里路到鲁河街上去摆摊卖菜,靠天吃饭,一刮风下雨当天就没了收成,现在小吴书记来了,我们把东西直接给他发快递就行,天南海北都可以,而且农闲的时候还可以去蔬菜大棚和水蛭养殖基地帮帮工,这些都多亏了他那部能够自动卖货的神奇手机。”村里五十多岁的汪大妈激动地说。

水蛭养殖基地

水蛭养殖基地

“随着直播的热度越来越高,我们的客户群体和销售渠道也越来越稳定,我现在的粉丝已经有3.4万人了,市场行情好的时候水蛭能卖到700-800元/斤,村里水蛭养殖面积也从最初的15亩拓展到现在的65亩,目前年产值稳定在600-650万元,净收益超过250万元,‘吸血虫’真正地变为入软黄金了。同时,村里还为我在新修建的党群服务中心里开辟了一个小房间,专门作为我的直播带货工作室。”吴刚兴奋地说道。

走进现如今的灌云县四队镇吴赵村,到处都是一派热火朝天的丰收景象,每个农民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时值冬日都有人来调研学习冬季蔬菜大棚、豆丹水蛭养殖和直播带货的成功经验,这个曾经远近知名的“末位村”如今已经搭乘直播带货的春风华丽转身为周边群众交口称赞的“明星村”。

吴赵村书记汪勤亮介绍冬季大棚蔬菜(图右)

吴赵村书记汪勤亮介绍冬季大棚蔬菜

“吴赵村‘直播+特产’的发展模式贴合时代潮流,是乡村振兴过程中值得培育推广的电商示范样板。随着我县党建引领富民兴村专项行动深入实施,我们四队镇党委一方面充分发掘本镇特色优势产业,鼓励本镇养殖216亩宽体金线蛭的二队村富丽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与吴赵村展开合作,扩大直播间的水蛭售卖规模;另一方面将镇外县内知名特色农产品助力小吴书记直播间,灌云“美人湾”豆丹已经成功入驻。下一步,我们将以点带面、整合资源,多点布局全镇新农人直播站,进一步增强‘直播+特产’发展模式的实用性和可推广性”,四队镇党委书记王海航表示。(徐晓晓 时良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