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变农具,直播成农活 连云港海州培育新农人助力乡村振兴

2021-11-29 10:55:12

“这是我们板浦镇特产大香肠、肉质十足、口感上佳……”11月25日,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板浦镇东辛村村委会委员王梓桐在直播间向网友介绍板浦香肠、东辛辣椒酱、陆安顺插酥小脆饼等农副产品,吸引2万多人线上围观,下单量不断上涨。村里的农产品借助网络平台持续热销,这样的景象王梓桐之前想都不敢想。


东辛村曾是市级经济薄弱村中的一员,现在虽然已经脱贫摘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也有很大改观,但由于特色农产品产业开发晚、缺乏深加工,加上销售渠道单一等难题,村里的特色农副产品一直卖不上好价钱。


为帮助农民借助互联网拓宽农产品销路,今年以来,海州区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组织开展“新媒体助力乡村振兴”帮扶活动,为东辛村“两委”及“新农人”带去直播干货知识,并指导他们开通直播账号,先后筹措专项资金3万元,打造东辛村标准化直播间,并配置电脑、麦克风、声卡、电视、补光灯等基础直播设备,为村里农产品“联网”大市场打开了新大门。



如何帮助更多的农副特产“走出去”,把在外游子浓浓的乡愁和更多关注的目光“留下来”?打造具有海州地方特色的乡村自媒体账号给出了“密钥答案”,海州区通过“线上+线下”自媒体技术培训、帮扶等方式,不断为农民参与电商直播输入“新鲜血液”。


今年以来,海州区依托涉农乡镇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景优越,瓜果蔬菜鲜美的地域特征,先后组织自媒体团队在新坝镇、板浦镇、浦南镇、锦屏镇举办自媒体助力乡村振兴创业能力普及培训班。邀请自媒体导师讲解短视频制作运营基础知识与直播带货实操技巧,并针对自媒体账号建设初期的人设定位、内容选择、方案规划、运营方法等问题一一给出清晰答案。据了解,培训班共吸引了四邻八舍200余名年轻村干部、“新农人”参与培训,鼓励引导他们抓住自媒体发展的“风口”,争做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宣传员。



在此基础上,海州区积极整合优势自媒体资源,定期组织电商培训导师开展下乡辅导,开展持续性孵化培训,对学员店铺开展一对一诊断服务,帮助学员解决在电商平台上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通过一系列扎实举措,海州区逐步形成了以新坝镇、板浦镇为代表的农村电商孵化中心,不断吸引周边村民从事电商工作,形成集聚抱团发展,推动农特产品销售上行。据悉,仅今年“双十一”期间,海州区新坝镇就利用电商直播平台,为当地大白菜等特色农产品开辟了销售渠道,线上下单2000余单,取得了可观的销售成绩。


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振兴。海州区在普及培训班的基础上,依托自媒体培训课堂,通过个人自荐、乡镇推荐的“双推双荐”的方式,择优年轻村“两委”、村居网格员,迅速组建乡村振兴新农人自媒体“小分队”20人,先后组织自媒体培训提高班、巩固班,不断为培训学员“充电蓄能”。同时,发挥“传帮带”作用,通过“手拉手”方式,培养乡村自媒体人才骨干60余人,带动农民300余人参与直播带货。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优化自媒体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务实举措,让更多村干部、新农人以及创业能人学会用短视频向外宣传农村硬件设施的改善、产业的发展、百姓生活的进步等不同方面,并通过‘互联网+’塑造农产品‘原生态’地域品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真正让‘农民当主播,手机变农具,直播成农活,数据为农资’成为一道乡村新图景,形成新媒体助力乡村振兴新格局。”负责人介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