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连云港:“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这样帮群众“办成事”

2021-12-21 11:15:59

“门难进”“脸难看”困局逐渐被破解后,事好办了吗?今年以来,连云港市赣榆区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为办不成的事开辟了新的通道,群众办事过程中遇到的“疑难杂症”都可来这里反映。该窗口设立以来,共接待企业2家,已监督跟进、督促解决2个;接待前来咨询反映问题群众4余人,回复率100%,办成率100%;现场为群众答疑解惑50余人次,涉及商事登记、政策扶持、项目建设等多个领域,做到了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是为了“办成事”,从“办不成”到“办得成”,赣榆区沙河镇陈女士深有感触。“我申请社保补贴时发现名下有企业,不满足申请条件,可是我并没有注册过这个企业,到底该找谁?”赣榆区沙河镇村民陈女士近日匆匆来到赣榆区政务服务中心,需要申请社保补贴的她显得十分着急。陈女士是就业困难人员,既有老人需要赡养,又有大学生儿女需要完成学业,年过半百的她若不是申请“4050”社保补贴政策,还不知其名下竟然有企业,这事该咋办?心急如焚的陈女士来到“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窗口专员了解情况后认为陈女士被冒名工商登记,提出“撤销”和“注销”两套方案。撤销程序需要登记机关进行调查耗时较长,因情况紧急,陈女士选择了“注销”程序。窗口专员带领陈女士来到赣榆区政务服务中心企业登记窗口,0.5h便通过简易注销程序注销企业。随后在“榆快办”帮代办服务团队全程免费帮办代办下,当日轻松、快捷地解决了困扰陈女士的难题。“冒名工商登记不能一注了之”赣榆区行政审批局经济审批科负责人说,“我们将积极与市场监管主管部门主动对接全面调查此事,以部门联动共同维护办事群众合法权益。”

“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即是“办事窗口”,也是“监督窗口”。自“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设置以来,群众反映的问题较少,说明在赣榆区“办不成事”的现象逐渐减少,行政审批受理率、办结率日益提升。“办不成事的原因有很多”赣榆区行政审批局审服科负责人说,“有的是因为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办不了”;有的是因为缺少某些关键材料“很难办”;有的是因为业务人员怕担责“不给办”。”如何让“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工作机制常态化?赣榆区行政审批局实行“受理、研判、转办、反馈、回访”5步工作法,形成“收集问题、审核确认、派发工作单、跟踪落实、监督检查”的全周期闭环工作机制。对于“办不了”的,要在3作日内说明不能办理的原因,做好解释疏导工作;“很难办”的,通过“容缺受理”等方式解决,能现场办结的当场办结,不能现场办结的,要在3个工作日内解决;“不给办”的,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通过强化“跟踪问效”结果运用,每月对群众反映的“办不成的事”进行定期跟踪回访,回访结果纳入科室、窗口、窗口工作人员考核。 “‘办不成事’问题反映窗口虽小,解决的却是群众心里的‘大事’。架起了企业、群众与政府之间的桥梁,让‘办成事’为常态,‘办不成事’成例外。”赣榆区行政审批局局长说。

“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不满足于“办成事”,“群众的事”就是“自己的事”。赣榆区行政审批局把“办不成事”当成难得的问题声音,与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结合起来,听取群众意见及建议,不断寻求解决之道。从“办不成的事”中学会总结分析、归纳剖析,梳理出共性问题,推动问题“未诉先办”,在解决办事“卡壳”问题上进行更多改革创新的赣榆实践。“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不仅受理群众反映“办不成的事”,还提供“一对一、全流程”的免费帮办代办服务。为此,赣榆区行政审批局在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打造“我要开海鲜电商店”等55件精品“一件事”的基础上,在赣榆区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南北入口、重大项目服务专区入口等位置分别设置4个综合服务台,配备“榆快办”帮代办服务团队志愿者,将政务服务前移,全程免费指导帮助办事群众网上填报、准备材料,提高申报材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目前已为961家企业(其中:726家电商)办理相关行政审批事项;已为3个重大项目全程帮办,节约费用达50余万元。(肖建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