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输血”到“造血” 党建“绘出”山村幸福图
东巷村原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中云台山南麓,2006年因开发区产业发展需要整体拆迁、2008年回迁至新建安置小区。近年来,东巷村培育和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促进集体经济从“输血发展”到“造血发展”转变,逐渐从基层组织涣散、群众普遍难以致富的小山村变成党建统领优、特色产业强、小区环境美的“最美乡村”。
从“独角戏”到“大合唱”,生态养殖来富民
在2006年整体拆迁前,东巷村集体和村民的收入主要依靠葡萄种植、水产养殖,村里承包给农户的400亩鱼塘也因为规模不大、方式粗放,经济效益低下。2010年,村“两委”干部和党员率先将自家鱼塘交由集体运营,挨家挨户向村民讲清参股模式,将原本分散在村民手中的鱼塘资金一户不落地融入了集体运营,成立“东巷村水产养殖生态园”,列入“书记项目”,大力引进科学养殖技术和花鲢、草鱼等高产鱼种及南美对虾等优质虾苗,鱼塘效益逐年提升。运营仅一年半时间,群众收入较上年增长160%,集体盈利近60万元。
从“单轴转”到“多轮驱”,花果经中奔小康
地处中云台上的东巷村是种植大樱桃的绝佳维度,加上村里统农民比例较高,个个都是种树高手,一座全新的樱桃生态园就此落地。村里开设了“东巷生态园”网店,实行“互联网+农业”发展模式,为有电商创业需求的村民提供技术支持。从2015年至今,东巷村特色产业年产值连年增幅超过10%,并解决了20余名贫困人员就业问题,实现精准扶贫。
从“自家事”到“大家事”,幸福生活有温度
为让村民切实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东巷村办起了物业公司,村民不需要缴纳物业费用,无偿享受着和城市小区一样的服务管理。投入500余万元完成党群服务中心升级、小区道路重铺、健身广场修缮等20余项民生工程,打造十分钟便民生活圈。同时设立村级“惠民基金”,对60周岁以上老年人、病灾家庭、优秀学子实施三大补贴,累计发放超300万元。并通过补助形式确保东巷村民医疗保险、意外险“全覆盖”,群众生活条件也得到极大改善,真正实现了经济与民生“水涨船高”良性发展。
回想起东巷村这些年的发展,党总支书记陈洪兵激动地说道:“当年整体搬迁的时候,村‘两委’还一度为村民就业发愁,现在看来,也是应了那句老话,‘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们能够因地制宜,把握住发展机遇,老百姓的生活肯定会越来越好”。
一条好路子是壮大集体经济的“定盘星”,只有不断增强“自我造血”功能,才能推动集体经济迈向新台阶。如今的东巷村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更实现了富民兴村,先后获评江苏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村、连云港市经济发展二十强村、连云港市十大红旗村提名村等荣誉称号,有力推动了“新东巷”的建设。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