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获境外水下窃密装置 连云港9人获表彰
渔民出海捕鱼却捕捞到了长相奇怪的不明物体,这时该怎么办呢?江苏省一些渔民给出了正确的答案。
2020年以来,江苏省渔民在我国领海捕鱼作业时,先后捞获多个水下可疑装置,并及时上缴国家安全机关。国家安全机关高度重视,会同有关部门对可疑装置进行技术分析,发现10个可疑装置系他国制造,分别具有水下调查、识别、窃密等特殊功能,给国家安全造成威胁。
1月17号,江苏省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在连云港市召开沿海国家安全人民防线专项表彰奖励大会。对在我国领海海域打捞上缴水下可疑窃密装置的11位渔民及5名相关人员进行了表彰并给予奖励,其中就包括9名连云港市民。
在表彰奖励大会上,江苏省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人员宣读了表彰决定,向大家介绍了当前严峻的海上敌情形势,并就今后沿海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受表彰的渔民代表也进行了发言。记者了解到,此次受表彰奖励人员中,既有沿海渔民,也有企事业单位相关工作人员,共有16人获得表彰奖励,其中,连云港市受表彰奖励人数为9人。
“起网的时候,看到网上有一个红色的球,也不是很大,就把它捞上来了,看到上面有外文。我就联系区国安办,他们说妥善保管,上港后交给国家。连云港渔民张小子介绍说。
除了突出贡献奖荣誉外,渔民们还获得了可观的现金奖励。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些渔民都是在进行出海捕捞作业时,在我国领海海域打捞时发现水下可疑窃密装置的。这些可疑装置均为他国制造,分别具有水下调查、识别、窃密等特殊功能,给我国国家安全造成了一定威胁。可疑装置上缴国家,不仅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也为防范、制止和依法惩治各类危害国家安全的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持。2016年以来,江苏省先后5次召开了专门表彰奖励大会,对打捞上缴水下可疑装置的渔民进行表彰奖励,也极大地激发了沿海渔民维护国家安全的积极性、主动性。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