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云港:产业兴村 幸福生活“移”出来

2022-01-25 10:05:00

隆冬时节,走进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石梁河镇南辰社区,只见崭新的楼房整齐排列、新修的街道宽敞整洁,路旁的景观树错落有致,村北的湿地公园清新优美,村内的中心超市里热闹非凡,这仅是连云港市水库移民村变化的一个缩影。据了解,近年来,连云港市逐步转变移民后扶工作思路,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两山”发展理念,积极对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在推进水库移民后扶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路上行稳致远。

南辰社区村容村貌

南辰社区村容村貌

幸福家园美起来

在连云港市东海县西朱范村村头的健身广场上,有序排列着太极揉推器、双位双杠、太空漫步机等健身器材,几位老人轮流交换使用各种健身器材锻炼身体。

西朱范村与连云港市赣榆区和山东省临沭县相邻,是江苏省在山东省的一块飞地,以前是远近有名的“穷村”,基础设施十分薄弱。连云港市将水库移民后扶政策与“美丽库区 幸福家园”项目结合,根据西朱范村的实际情况,制定优惠补助措施,投资1000多万元有计划开展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如今的西朱范村,早已不见昔日脏乱差的景象,取而代之的是现代、整洁的村容村貌。

焕然一新的西朱范村是连云港23个“美丽库区 幸福家园”示范村之一。面对水库移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连云港从实处着眼提升村庄品质,全力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完善公共卫生、医疗教育、服务中心及乡村大舞台配套建设,全方位提升移民村人居环境,补齐民生设施短板,水库移民群众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东海县石梁河镇南辰社区产业配套项目

东海县石梁河镇南辰社区产业配套项目

产业帮扶富起来

连云港市赣榆区黑林镇是移民大镇,全镇一半以上人口是水库移民或水库移民后代。曾经,由于交通闭塞、生产生活条件差,黑林镇野草荒山“不见林”,一直处于贫困状态。近年来,连云港市利用移民后扶资金在改善黑林镇农业生产条件的基础上,开展高效节水灌溉园区建设,并将建好的高效灌溉园区,承包给低收入移民户种植猕猴桃、蓝莓等特色水果,镇农技人员田头指导,解决了20000多农民就业,年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集蓝莓、猕猴桃等育苗、种植、冷藏、销售及深加工一体的黑林特色水果产业园发展壮大,“果香黑林”的品牌逐渐打响,这个昔日的荒山坡,如今摘掉“穷帽子”,变成农民增收的“聚宝盆”。

黑林特色水果产业园

黑林特色水果产业园

在开展产业帮扶、助力强村富民总体思路的引领下,连云港市水库移民后扶工作积极探索、拓展扶持思路,充分发挥后扶政策优势,坚持一村一案、一村一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由“输血”向“造血”转变。几年来,连云港市利用水库移民资金新建标准厂房13.8万平方米、果蔬大棚247座约620亩、农产品深加工及交易市场4座等,项目建成投产后,不但增加了税收,也解决了水库移民就业问题,切实做到“政府铺就致富路、在家门口能致富、工厂建在家门口、打工不再往外走”,水库移民后扶项目已成为连云港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坚力量。

移民村的生态环境

移民村的生态环境

长效机制管起来

“多亏了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还有水利部门的帮扶创新决策,才有我们北朱果村脱贫致富的今天。”赣榆区沙河镇北朱果村党支部书记庞继业谈起近年来的水库移民后扶和水利扶贫工作感触颇深。

在做好水库移民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的同时,连云港创新举措,大力开展项目帮扶,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贫困水库移民在家门口就业,同时对部分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用项目收入进行补助,加快库区移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美丽的大探马村

美丽的大探马村

连云港还加强移民后扶项目的全过程、全方位监管,推动移民后扶项目向精细化管理转型,打造精品工程、优质工程、放心工程,树立移民后扶放心品牌。一方面,细化实化各项措施,做到项目立项严谨、项目建设严格、项目验收及时。另一方面,积极探索研究项目运行管护、资产管理等措施方法,补齐“重建轻管”短板,针对不同村镇的不同项目研究制定切实可行长效管理机制,从而达到“建管并重”,让小小项目发挥大大效益。

推动移民村全面高质量发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是连云港市做好水库移民后扶工作的重要举措。连云港市紧紧围绕“产业兴村、产业富民”的目标,坚持产业项目帮扶为主,提升村庄“造血”功能,推动移民村走上生态美、村庄富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李正平 王炳文 陈达)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