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连云港:冰雪运动再升温 “双减”课堂续爆款
“只要找到角度、速度与半径之间的平衡点,大家都有可能表演出‘蟹滑’绝技。”2月21日,连云港市连云区海滨中学的物理社团课上,吴龙忠老师用乒乓球模拟运动员,通过电机装置进行圆周运动展示“蟹滑”轨迹,“特鲁索娃在表演这个高难度动作时,整个躯干向后仰,几乎与地面平行却不会倒地。我们通过受力分析寻找奥妙,冰刀与小腿同时前倾,与冰面呈一个锐角,形成斜向上的支持力,为运动员提供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新学期里,吴老师的“科学视角看冬奥”成为该校备受学生青睐的“双减”课堂爆款。特鲁索娃的不倒“蟹滑”、冰壶运动员的不同鞋底、障碍追逐的不同技巧,融合着物理原理蔓延在学生中间,成为热议话题。
同样的热闹还传播至各个视频网站。“看冰壶不仅要懂规则,最好也要懂点物理。”吴老师对冰壶运动进行物理解读的单条视频,已获得13.6万人次的播放量。喷壶“打点”、扫帚“刷冰”,视频中各种低成本的演示令人忍俊不禁,无处不透露出质朴的“科技感”。
“线上一分钟,线下十年功”。这个寒假吴老师围绕冬奥中的物理现象设计创新实验,翻资料、定主题、做教具、拍视频。在他的手中,乒乓球版的“蟹滑”、电线槽板弯曲而成的“大跳台”、蛋糕盒绑绳制作的阻力带一一“问世”。视频录制大多在学校的物理实验室里完成,黑板中间挂上黑布作为背景,讲台前方放上手机支架即开始自编自演自导。“冬奥会的素材非常鲜活,冰雪运动对学生更是有着天然的吸引力。”如今,系列科普小视频播放量已过百万。
“录视频是为了让更多孩子在看比赛的同时看懂门道,感受学以致用的乐趣。今天还有宁夏、内蒙古的同行跟我要视频呢。”以“玩中学”“做中教”为思路,吴老师带着学生们一道开发出了100余套高质量、原创性教具,积累了数量可观的“道具库”。“广告公司、家电维修部、汽车修理店,都是我们搜集原材料的好地方。”在科普“网红”的道路上,师生团队继续前行。(蒋晓峰 易敏 王东亮 何幸烨)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