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连云港:控疫情 保生产 稳住经济发展“基本盘”
“产能很快就上来了,日均近2万吨,还在不断刷新生产纪录。”恒鑫通矿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晓明对一季度产量充满信心。该企业二线立环项目于1月份刚刚投产,在上合物流园的全力保障下,原料进口和产品转运的河海联运通道得以快速贯通,助力实现产销两旺“开门红”。自3月22日全域转入低风险地区后,连云港市连云区有序恢复生产秩序,多方联动、上下一心,力保产业发展平稳向好。
千亿园区步履不停
3月24日,丰益油脂产业园东门外重型货车列队等候。“车辆进厂装卸货物服从统一调度,进门前自动喷淋设备会进行彻底消毒,司机严格遵守非必要不下车制度,确保全程无接触。”该企业行政部门工作人员孙莉对防疫经验侃侃而谈。本厂职工进出须经由红外测温加人工查验,施工人员则要提前查验申办门禁卡方能进入。“厂区内设有核酸检测点位,关键岗位员工也配合留厂居住降低风险。”各项闭环管理举措共同护佑着这座千人大厂安全运转不停工。
在连云开发区消防站核酸检测点,一辆辆厂车依序驶入,企业员工分批而至。“得益于之前演练时摸排的企业信息,在本轮疫情爆发初始,我们就能迅速针对员工数量和交接班等生产特点,错时排定核酸检测计划,保障生产秩序的同时提高检测效率。”连云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王东介绍道。据了解,该园区两个核酸检测点单日检测量超过5000人次,为生产有序、用工安全保驾护航。
为切实保障运输通道安全畅通,连云开发区还针对物流货运司机群体提供一系列保障服务。在板桥消防站采样点为过往司机设立免费核酸采样,派出多路服务队加强停靠点车辆信息排查跟进,问需到人、服务到车,以暖心细节守护运输“动脉”。
小微企业保障先行
这几日,板桥街道程圩紫菜生产基地里,21家紫菜加工厂40余条生产线迎来了满负荷生产。“生产旺季碰上突发疫情,用工一下就吃紧了。”辖区紫菜协会会长江希伦向程圩社区党支部求助。依托街道、社区线上群组发布用工需求,对接因疫滞留的青壮劳动力,联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辟绿色通道,很快生产线便恢复了往日的忙碌。
据了解,板桥街道毗邻工业园区,是疫情期间为周边企业就近输送务工人员的重要源头。该街道积极承接企业需求,村企联动、村社互通,企业安排专车接送,村社卡口做好居住证明、核酸检测报告等资料的配备完善,顺利打通“一企一登记”“一天一核酸”快捷程序,精准保障往返畅通。
3月23日,云山街道党员干部为易特邦混凝土有限公司送来了渔湾卡口货运车辆通行证,顺利为企业生产打通了物流堵点。连日来,云山街道派出机关党员干部驻企助力,及时传递管控信息,收集建立企业需求台账,积极落实惠企政策,全力做好沟通协调和跟踪服务,细节入手为企业恢复生产快办事、办实事。
特色农业抢时跟进
日前,宿城云雾茶进入“明前茶”集中采摘期。“明前茶采摘持续半个月左右,品质好的能卖到2800元钱一斤。”为保障茶农收益,宿城街道发挥茶叶合作社、党员志愿者作用,强指导、送服务,请来技术员驻村指导,派出志愿者入园劳作,并严格防疫要求,及时为茶农送去防疫物资,有序组织村民分片采摘,督促戴好口罩、少交流、不集聚。“我们村茶园有900亩,松泥平土、起垄打窝、分拣茶苗、栽种压实,最近农活不少,但大伙心里踏实,稳着干。”宿城街道留云岭村党支部书记李雨楠说道。
近日一场海上十级大风,让高公岛街道千亩紫菜园遭到破坏,海上养殖工具受损较严重。“关键时候,更要拧成一股绳。”黄窝村党支部书记张立祥通过“大喇叭”发出召集令。一呼百应,各小组党员带着村民很快来到码头,分头帮助受灾养殖户抢修抢收。紧接着,驻村企业组成的志愿服务队、附近工地的工人们,也纷纷自发前来加入战斗。通过高效组织、分散推进,当天下午便完成了100亩网帘的梳理工作。眼下,大伙正继续同心作战,努力降低养殖户损失,共同助推“海上田园”再现兴旺。(易敏)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