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云港:打造“潮”味儿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2022-03-30 09:42:23

春分刚过,走进距离沈海高速灌云东出口3公里外的杨集镇潮河村,金黄色的油菜花、粉色的桃花、紫色的二月兰……映入眼帘、花香扑鼻。新铺的水泥路旁,一排排漂亮的二层小楼房被花海簇拥,小庭院与河塘相映。站在新建的村党群服务中心二楼平台放眼望去,整个村子就像一幅风景画。



“跟五年前相比,完全是天壤之别!”杨集镇党委书记左平霞说,“来到潮河湾,你能真切地感受到碧水蓝天就是幸福,村庄环境就是民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潮河村因纵贯村庄南北的潮河而得名,经百年海潮冲刷而成“S”型,全村603户2763人,是农房改善省级示范村之一。2015年之前,这里还是省级经济薄弱村,交通不便捷,村集体几乎没有收入,大多数农民住房条件差,整个村庄环境状况堪忧。


“十三五”以来,杨集镇党委、政府着力实施生态脱贫、乡村振兴战略,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目标,统筹整合资源,建成以村名命名的潮河湾景区,如今该景区已成功晋级国家4A级风景区。


借助潮河湾景区建设的契机,潮河村于2016年正式启动美丽乡村建设。截至目前,完成基础设施、文化建设项目30多个,形成了以豆腐坊为核心的农耕文化、百荷园为代表的廉政文化、林如海收藏为核心的扑克牌文化、何家大院等为代表的红色文化、导沂工程(潮河、五图河和新沂河疏浚)为代表的水利文化、潮河五景(鲤鱼跳龙门、潮河八鲜、捕鱼节、龙舟赛和水世界)为代表的水文化、油菜花节和葵花节为代表的花俗文化、老票友为代表的京剧文化等一张张生态文化名片。


图片


“家就是景区,景区就是家,这也成了乡亲们最自豪的事,游客来到这里,品尝河‘八鲜’、体验水文化,感受美丽乡村建设中坚守发展和生态‘两道底线’带来的新变化,”左平霞说,“这也让我们利用生态资源优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打造‘潮’味儿美丽乡村的思路更加清晰、信心更加坚定、目标更加明确。”


潮河村党总支书记吴志江介绍说,随着景区的开发,村集体陆续开发闲置沟塘、河堤等1850亩,通过流转土地,为村里带来收入15万元。另外,村里利用扶贫资金建厂房出租,年收入达3万元。


潮河村积极探索“旅游+高效农业”“旅游+特色产品”等乡村旅游产业,种植连片油菜1100亩,打造出美丽河岸油菜观光带;开发潮河湾豆腐坊项目,先后建起葡萄、油桃、西瓜等生态采摘园3个,花卉种植园2个,家庭农场6个,垂钓农家乐3个,进一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2021年,潮河村集体收入达110万元。


图片


与村集体收入一同变“厚”的,还有村民的“钱包”。潮河湾景区的发展,带动了潮河村的改变,而这种改变不止在于村民的生活,更在于村民的观念。吴志江告诉记者,村民们以每亩1000-1200元将土地流转出去,自己进去潮河湾景区或周边工厂务工,年均收入可达1.2万元。


泛舟潮河,听水禽欢鸣;信步村道,闻鸟语花香。复古的青瓦屋顶四角微微上翘,茂盛的绿植越过院墙,绿叶透过镂空的雕花石窗探出身子,道路旁成排的柳树随风摇曳,墨格小砖砌成的花坛里藏不住争奇斗艳的颜色,地面上散落的花瓣留下一路芳香。推开院门,满眼翠绿,别致的设计风格让人依稀看到江南园林的影子。


“过去走到哪里都是灰,现在出门就是水泥路,家家门前都有一个垃圾桶,村里还修建了垃圾池,到处都是干干净净的,看着就舒心。”年近七旬的沈来华说,不仅环境变好了,人的精神面貌也不一样了,这些变化都是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


吴志江说,在美化环境、改善村居的同时,潮河村以小潮河畔刘圩庄布局为基础,以原水系对接潮河湾为纽带,谋划新农村建设。目前,已建成两横一纵村庄主干道、村民休闲中心广场、公共停车场。同时,安装了太阳能路灯,铺设了污水管道,新建公厕、污水处理站,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夏兴俭 冯二雷 曹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