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季 连云港开启现代农业“云种地”
春耕备种在即,连云港市东海县白塔埠镇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农业生产,全力将疫情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
“云课堂”答疑解惑
一场春雨过后,伴随着气温逐步回升,春小麦长势迅猛。伴随而来的常见病虫害频发。“在春小麦综合防治上,大家可以选择井冈霉素、三唑酮、多菌灵等,同时配合高效菊酯类杀虫剂,可以极大地提升防治效果。”白塔埠镇农技员南德标正通过“云课堂”向广大农户讲解常见病虫害防治知识。
日前,由15个家庭农场主、13个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以及36名农机大户组成的白塔埠镇农业综合服务群,正在持续开展网上预约农机采购和购机补贴等咨询服务。
疫情期间,白塔埠镇组织农技专业人员通过“云课堂”来逐一解答种植户和农机手们在春耕春种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同时积极开展春小麦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科普宣传。
零距离服务于民
春耕生产中农业机械的年审问题,一直是白塔埠镇大地农机专业合作社社长马士会特别关注的。该合作社旗下拥有28台套大型拖拉机等农业机械,要是将这些机械开往指定地点进行年审,非常不方便。白塔埠镇农业机械管理员主动联系与对接县农机年检部门,到家门口为农户们年检农业机械,省时省力又省钱。
▲种粮大户运用无人机喷洒农药
高科技引领新时尚
白塔埠镇现有耕地面积7.5万亩,春耕春种面广量大,该镇广泛运用先进技术,不断提升农业生产科技化水平。目前,全镇已实现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在使用无人机喷洒农药、统一植保方面一直引领全县新潮流。截至2021年底,全镇拥有农业专用无人机13台,实现统一植保全过程、全覆盖。
“我承包830亩地,开春以来,用无人机喷洒,一天就可以全部完成,每亩劳务成本仅需要5元钱。以往采用手工按压喷雾器的方式,每亩成本得10元左右,且一天最多完成10-15亩。”白塔埠镇龙庭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军林说。
目前,白塔埠镇已完成对48名无人机操作手全过程、全方位的实际操作培训,这些人将新观念、新技术、新技能更广泛地运用于春耕生产各个领域,既提升作业效率,又引领时代风尚。
▲种粮大户进行田间管理
连云港海州各地共绘“春耕图”
这两天,连云港市海州区板浦镇菜园村种植大户朱相宇得空就往麦地里钻:“现在小麦一天一个样,得抓紧根据长势安排施肥、打药,马虎不得。”说着话,他赶忙联系镇上的农机队,安排撒肥机为小麦施肥。今年,朱相宇承包了菜园村、罗圩村、尤庄村等近6000亩土地,随着气温回升,为预防纹枯病、白粉病、红蜘蛛等小麦病虫害,前几天,他刚联系镇上的农机服务站,用植保机和植保无人机喷洒了农药,现在又联系施肥机进行施肥,确保小麦充足生长。
同样忙碌的,还有海州区田园盛宴家庭农场的负责人周梅生,前段时间,他刚打卡完春耕“云课堂”,马上就将农技专家传授的春耕技巧运用到果园中,和工人们对一百多亩的桃树、李树等果树进行修剪、施肥、生物防控等作业,为今年丰产丰收做好充足准备。“现在正是李树开花的关键期,做好果树花期管理,是获得丰产丰收的前提,线下也有农技专家上门指导,如何科学管理,今年丰收有望。”周梅生信心十足。
共绘“春耕图”,因地制宜“两手抓”。今年,海州区小麦播种面积为30.27万亩,水稻预计28.8万亩,大豆1.5万亩,玉米大豆复合种植面积0.15万亩。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农业生产两不误,连日来,海州有序推动封闭管理的种子、饲料、屠宰等企业复工复产,有力推进蔬菜种植的主体复工复产,加强农资供需情况监测调度和调剂调运,打通运输梗阻,让一辆辆满载种、肥的货车通过农资绿色通道奔驰在乡间,让农资进村入户。同时,该区农业农村局成立一支由党员干部、农技人员等150人组成的农业技术指导小组,深入田间地头查看小麦生育进程、农事物资保障等情况,通过微信、微视频、手机等方式指导农户开展农机具检修和调试保养、春播整地等工作,同时积极引导农户通过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采取“种子、化肥、农机作业”三统一的代耕代管服务模式,抢抓春播春管有利时机,适时施肥、施药,实现“农户不出门,春耕有保障”。(徐月祥 李贵仁 邵沛源 封奥林 何守安)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