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云港:茶园飘香幸福来

2022-04-19 09:50:00

从江苏连云港连云区墟沟驱车10多公里,翻山越岭来到连云区宿城街道东崖屋村,这里盛产云雾茶。据区志记载,自秦汉时“云雾茶”就名扬四海,每年春季就有“明前茶、贵如金”的说法,从事茶产业20多年的茶农刘爱香深谙此道。最近,她每天跟茶农们赶着时令采摘鲜叶嫩茶。

沿着蜿蜒的山路向上攀登,大约半个小时,便到了茶园。“我们村的茶园约120多亩,目前每天有20余名茶农忙着采茶……”在山坡上,东崖屋村党支部书记夏正义对记者说。顺着夏正义手指的方向,远处的青山云雾缭绕,山前平缓的坡地上,茶树整齐排列,清一色的翠绿,仿佛仙境一般。

东崖屋村位于宿城东南端,地处船山脚下,紧邻江苏田湾核电站,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秦皇东渡在这里流传了千年的茶叶文明。优越的自然地理、深厚的历史文化和高山流水孕育出享誉省内外的云雾茶。

宿城人品茶、懂茶、爱茶似乎与生俱来。回想多年来坚守在村里种茶、管茶、制茶,刘爱香觉得,就是记忆中的那一抹茶香吸引着她。

靠山吃山。在东崖屋村船山瀑布的山凹里,也正在上演着相似的“采茶图”。

“这是‘凤凰三点头’,这是‘百丈飞瀑’……”烫杯、放茶、洗茶、冲泡,东崖屋村茶农方春女一边演示一边向笔者介绍泡茶的程序。看着玻璃杯中的茶叶在滚水中舒展,鼻尖轻嗅,一股茶香沁人心脾。

胡健是村里的种茶能手,勤快乐观。之前虽然受疫情影响,但他家的茶叶卖得好,几亩茶园带来了将近3万元的收入。谈到种茶,胡健打开了话匣子:“种茶是个苦差事,不能偷懒,更容不得半点马虎。前些年到了茶季,天蒙蒙亮就要采茶,晚上炒茶,清晨背到街上卖茶,如此持续一两个月,我累都不敢休息。”

近年来,东崖屋村以茶旅融合为新的发展突破点。依托临近船山等地理优势,采用“党建+基地+农户”模式,打造了隐居乡里高端民宿、“云雾茶园”、共享游园等。如今,东崖屋村不仅解决村里富余留守妇女劳动力,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人,人均年增收3万余元,还吸引着市民以及很多外地游客慕名而来。

对此,茶农胡健深有感触:“从前都是我们背着茶叶寻人家,现在是游客揣着票子来寻我们!”游客来到东崖屋村,除了观赏茶山风景、品尝传统土菜,还能在“云雾茶园”体验采茶乐趣,在群众家里参与手工茶制作。“前天,村里来了一个旅游团。30多人挤满了我家堂屋,拍照的、直播的,热闹得很。城里人没见过手工制茶,觉得特别新鲜,都上手来试。一下午我就卖了30斤手工茶。”

“去年村里集体经济收入近800万元,其中茶产业年收入达240万,带动户均实际年增收3000多元。村里陆续硬化和改造了主干道,实现了“家家出门不沾泥,户户紧连水泥路。与此同时,村里住房、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也得到极大改善。”夏正义说。

“茶叶不是一种单纯的饮品,而是一种文化、一种品位。”正是怀揣这样的理念,东崖屋村从一块小地,一座小山起步,到现在拥有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120多亩、年产茶6000斤,进而成为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农旅和体验于一体的全产业链茶产业。

东崖屋村以党建引领今朝腾飞。关键在于该村紧紧扭住茶叶这个“牛鼻子”,向因茶兴业、因茶富民的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同时,也在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现多元发展上取得成效。先后获得江苏省“生态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等荣誉。(朱先明 石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