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连云港“高标准农田+智慧农田”模式 生态“加码”农田建设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藏粮于技、藏粮于地”战略,坚持农田建设“数量、质量、生态”统筹发展,大力探索农田生态化建设道路,以生态渠道、农田驿站、区域灌溉系统生态化改造为代表的生态元素为高标准农田建设赋能。
去年,东海县石梁河镇与市交通控股集团联合打造了刘金村农田尾水处理与循环利用示范点,项目共整合资金340多万元,兴建人工湿地、生物净化、木桩护岸等设施,配套建设农田灌溉泵站、生态步道。记者在现场看到,经过垃圾截留、生物净化等措施处理后,一弯清水流淌在农庄地头,覆盖着绿植的生态浮岛点缀着水面。东海县石梁河镇刘金村党支部书记陶淑芝告诉记者,现在水清了,岸上的景更美了。1500亩的农田灌溉得到了旱涝保收的保障,农户每亩每年能增收到的粮食大概在200斤左右,集体承包出去的机动田租金也提高了两万元左右。
项目实施后,东海县通过对农田尾水处理与循环再利用,强化了对水源地保护,在保障石梁河水库水质稳定达标的同时,助力了粮食生产,走出一条高标准农田灌排系统生态化建设的新路子。东海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通过灌溉系统生态化改造,将生活污水、农田尾水汇集后集中处理。经过处理后的水体水质达到灌溉用水的标准。此举既解决了灌溉用水不足的问题,又改善了耕地质量。今冬明春,东海县还将在房山、平明分别建设灌溉系统生态化改造工程两处。
下一步,市农业农村部门将以东海县高标准农田生态化建设项目为起点,积极探索“高标准农田+智慧农田”模式,利用大数据分析、耕地质量监测点、小型气象预报站等科技和设备,多措并举推动高标准农田项目继续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高效率利用,为保障好粮食安全、建设新时代“鱼米之乡”新港城添砖加瓦。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