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连云港:“生态副县长”念好“环保经” 真抓实干交出“绿色”答卷

2022-09-21 12:03:43

近年来,江苏省连云港市通过省市联动、破圈试点的方式,在生态环境压力大的县(区)、园区,顶格配备生态副县长、副镇长。徐圩新区挂职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缪明生是江苏省生态环境厅选派的一名年轻干部,作为“外来和尚”,缪明生在一年的挂职时间里,念好了自己的“环保经”,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扛起使命担当 贡献生态振兴



“这边出现一个高值,点开看一下。哦,是丙烯,一个瞬间的高值,我们赶紧联系一下这家企业,看到底是什么原因,同时也通知我们现场的工作人员,到企业去看一下,帮助他们排查一下原因。 ”这是连云港市徐圩新区生态环境质量管控中心的日常工作场景,缪明生正在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处置监控系统发现的一处异常情况。去年4月,缪明生从南京来到苏北连云港的徐圩新区,挂职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成为一名“生态副县长”。 



缪明生说:“得知自己到徐圩新区来挂职,当时的心情是既“惊”又“喜”。“喜”的是,厅党组正在实施“厅市会商”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计划,我能成为计划当中的一员,直接到连云港来挂职,自己也没有想到,是一次非常好的学习锻炼的机会。“惊”的是,感觉自己身上肩负着责任和使命,不能给环保人丢脸。一连好几晚都没能睡好觉,就想着怎么样才能把这工作干好。 ”


缪明生挂职的徐圩新区,是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全国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对于石化基地,生态环保跟安全生产一样,都是生命线工程。他面对的不仅是角色的转变,还面临助推徐圩新区打造国内化工园区生态环境示范标杆的挑战。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环评处副处长缪明生介绍,挂职一到岗,他就接到了建设生态环境质量管控中心这个大任务。徐圩新区是要建设世界一流石化产业基地的,所建的中心也要是世界一流的,当时心里一点底也没有,两眼一抹黑。


没有成功的案例可以参考,也没有模板可以去比照,缪明生只能全国各地到处跑,与多家高水平的科研院所谈合作、谈共建。 



“其中有一家,我们前前后后对接了有三四个月的时间,他们也到我们徐圩新区来实地考察过了,我们也到他们的单位交流过了,我们双方就实验室建设、人才队伍的培养、突出环境问题的解决等多个方面的议题进行了反复深入的讨论,但是很遗憾我们最终没有能达成一致,没有能合作起来,我们当时心里面也有点感觉失落,也感觉遗憾,但是时间不等人,我们得卯足了劲,继续赶往下一家。 ”缪明生向记者讲述着这段工作经历。


突破重重困难 搭建“智慧大脑”



面对重重困难,缪明生带领相关部门逐个攻克,最终推动建成5500平方米的生态环境质量管控中心。如今,中心与华能集团签约战略合作协议,引进先进技术,联合开展化工废气“近零”排放研究;依托清华大学,联合开展废气治理高效催化剂研发,预计可实现脱硝效率高于常规10个百分点以上。一批专家入驻中心,为石化基地盛虹炼化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把脉问诊,既帮助解决了环境问题,又有力推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心集环境监测、决策指挥、应急联动、研发孵化、生态保护等功能于一体,是国内七大石化基地内唯一具备大气、水、土壤、生态全要素环境管理的“智慧大脑”。 



徐圩新区环境综合治理攻坚大队大队长 张晗说:“有了这个大脑,可以为我们新区的大气环境、水环境的精准防控提供有力的抓手。 ”


烟雾缭绕可能是化工园区的普遍现象。缪明生到岗后,紧盯着冷却塔烟雾消白这项工作,努力推动园区零烟雾。当时,大部分企业不太愿意,担心顾虑也很多,缪明生多次召开座谈研讨会,深入企业听建议、谈思路、作动员,同时研究出台相关激励政策,给企业补贴一定的改造费用,鼓励企业加快改造。终于,这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缪明生打开了局面。 



徐圩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卢忠宝介绍,目前已推动19台冷却塔试点改造成功,每年实现节约用水150万吨。不仅明显提升了环境质量,也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挥发性有机物是化工园区扑鼻异味的罪魁祸首。它的治理一直是化工园区环境治理的重点和难点。要实现打造生态环保示范标杆的目标,缪明生把目光投向了这个难啃的“硬骨头”。 


缪明生告诉记者,对于化工园区而言,实现环境数据的精准监测、环境问题的精准溯源和环境污染的精准治理,十分重要。 




他选择入驻石化基地的第一个项目作为试点,利用自身优势,组织联合相关科研院所,对这个企业开展全流程、全环节的系统排摸,初步建立企业148种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指纹库”,并就排摸发现的问题指导企业制定提升方案,预计实施后年减排挥发性有机物150余吨。目前,已逐步将该模式向园区斯尔邦、中化瑞恒等企业有序拓展延伸,最终要实现全覆盖


好的管理模式,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结合徐圩新区化工企业集聚的特点,缪明生推动成立石化基地环境监管业主委员会,并带领业委会建立环保专家库、内部智囊团和互检互查组,指导出台和实施环境准入、互检互查、试生产核查等一系列制度,定期组织业委会开展专项互检互查,助力企业提升环境管理水平。 


盛虹石化产业集团总裁助理夏志武介绍,环境监管业主委员会,是园区企业之间一个非常好的沟通平台,业主委员会让园区企业之间互学、互帮、互查、互建,让园区企业明白生态环境管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 


招引高端人才 携手谋求发展


一年来,引进新技术、招引高端人才、制定扶持政策、打造示范标杆企业、建立新制度,是缪明生在徐圩新区念出的“环保经”。 



缪明生说:“虽然是挂职,但来了就是实战,必须全身心投入。基层一线就是练兵场,面对的都是实实在在的问题。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自己的能力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有满满的收获感。” 



当前,连云港市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加速期、转型升级的关键期、美丽港城的提升期、后发先至的收获期。然而,连云港市产业结构整体偏重,处于产业链中低端,面临巨大的生态环境压力。为有效解决这些难题,在江苏省委组织部、江苏省生态环境厅的大力支持下,连云港市尝试选派“懂环保、干环保”的干部挂任生态副县长、副镇长。去年4月,连云港市在江苏省生态环境厅推荐的5名候选干部中,选派了3名干部前往县(区)挂职。同时,在连云港市生态环境局中,选派4名干部前往乡镇街道挂职。这7名挂职的生态副县长、副镇长,在县(区)挂职的兼任县委常委,在乡镇挂职的兼任党委副书记。 



连云港市委组织部综合干部处(干部一处)处长夏海兵介绍,“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是连云港这次选派到县(区)、乡镇挂职的7名干部的共同使命。去年4月到任以来,他们快速进入角色,经过一年来的实干,每个人都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省市联动选派生态副县长、副镇长,找准了产业发展与保护生态之间的最优路径。我们将在市级层面推广这种模式,大力开展年轻干部“一线砺兵、实践赋能”挂职行动,选派更多专业干部到连云港市改革发展一线建功立业。 



2021年,连云港市臭氧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值的第90百分位浓度为150微克/立方米,排名江苏第一;空气质量优良率为83.8%,在江淮地区16个城市中位列首位。一年的实践证明,选派生态环保专业干部挂任生态副县长、副镇长是一次有益的尝试。生态副县长、副镇长发挥专业优势,扎实推进化工产业转型升级,深入推动大气、水和土壤环境治理,助力园区和企业良性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连云港将进一步完善考核管理机制,健全评价评估体系,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推动挂职干部干在基层、考在基层、用在基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