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连云港:一条热线连民心 解开60万件群众“窝心事”

2022-09-24 09:13:00


“您好,请问有什么能帮到您?”9月23日上午10时许,在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12345政府公共服务中心话务大厅内,头戴耳麦的接线员钱苗苗正专心地接听一位群众的来电。此起彼伏的电话铃音响后,工作人员娴熟专业地接听,应答声与嗒嗒地敲击键盘声响成一片,整个过程忙碌而有序。

自2018年7月东海县12345为民服务热线正式开通至今,已受理群众各类诉求61.5万件,派发至处置部门35.1万件、平台现场解答办结26.4万件,办结率99.09%、满意率98%,在政府与群众间架起了“连心桥”,真心当好为民便企的“总客服”。

顺应发展趋势,打造在线平台倾心为群众、企业提供服务

发展的步伐中国从未止步,作为“世界水晶之都”的东海县也同样如此。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一些社会矛盾也不断凸显,群众对生产生活的需求也随之日益增长。”东海县12345政府公共服务中心主任李杨说,“有些问题群众能找到办理的单位,还有些问题群众找不到处理部门。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和疏导这部分群体的问题,那么就会给社会治理带来麻烦。”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为此,东海县及时顺应时代所需,百姓所求,于2018年7月成立了“东海县12345政府公共服务中心”,并明确为副科级事业单位,县财政每年划拨300万元保障中心运行。同时,与2010年7月率先在全国开通的122民生热线并线运行,与省市12345在线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利用信息技术与大数据技术为热线赋能,做到数据传输无障碍。对外公布“12345”为全县唯一对外为民服务热线,向百万晶都人民提供“7×24小时”便捷、高效、规范、智能的全天候人工服务,充分发挥“为百姓代言”“为政府献策”“为发展聚力”的重要作用。

不仅如此,东海县还将政府组成的公安、住建、城管、卫生等68个职能部门作为公共服务中心二级成员单位,并要求各成员单位设立12345在线平台系统,明确一名分管领导和一名具体工作人员承办中心交办事项,并将办理质效纳入到县委县政府年底对各家高质量考核内容之中,全面建立“一号对外、集中受理、分类处置、限时办结”的工作体系,为民提供服务“一张网”。

建立健全机制,自我加压只为热线高效规范运转

为民服务热线是听民声、解民忧、聚民意的重要渠道,也是推动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如果失去制度的约束,便犹如一盘散沙。

为此,东海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让群众满意”这一宗旨,先后印发了《东海县12345在线服务平台运行管理办法》《东海县12345在线服务平台考评办法》,既给平台规范化运行铺设了有章可循的“轨道”,又进一步强化了成员单位责任意识、担当意识、服务意识。今年2月,该公共服务中心又与县纪委监委建立了会商督办机制,主要对省、市交办件群众不满意工单和因部门存在职责争议导致群众、企业诉求不能及时解决的问题进行督办;对在群众、企业诉求处办过程中重视程度不高、主动服务意识不强、调查了解不充分,推诿扯皮、敷衍拖延、消极应付,不主动履职、不认真尽责等行为进行依纪依法追责问责。

“目的就一个,力求将各类涉及民生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李杨说。日常工作中,该中心还会以周报的形式,对成员单位一周以来存在群众不满意工单处理情况进行汇总,抄报至县四套班子领导;每月将各家承办工单的处置率、办结率、及时签收率、群众满意率进行排名并反馈,让部门一目了然掌握自己在全县的“位次”;以“文字+图表”的形式将县政府开展的专项工作热点呈现,为领导及时了解社情民意、科学决策提供客观数据,变“民呼必应”为“不呼自应”。

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每月对接线员的话务量、录音质量、工单质量、责任投诉、实例拨测等进行绩效考核,并评出等第,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该中心话务大厅值班长张倩说,“现在人人对13类一级归口、131类二级归口、1095类三级归口了如指掌,标准化用语张口就来,规范化要求熟记于心,有力地保证了热线队伍的专业化。”

真心为民解忧,提升办件质效擦亮政府服务品牌

群众求助无小事,一点一滴总关情。

看着自来水再次涓涓不断地流出,家住驼峰乡的居民李华军喜上眉梢。“水压比较小,洗个澡都成了难题。”回忆前几日因水产生的烦恼,李华军拨通了12345热线。通过工单办理,当日下午,县水务局便将“因施工造成管道漏水,现已修复”的答复反馈给李华军。

一条热线上接党心、下连民心。输入钱苗苗的工号,“受理、转办、督办、办结、回访”每一个工单的办理流程和时间在热线系统里都有迹可循。该中心对受理群众的各类诉求事项,坚持做到第一时间受理、第一时间交办、第一时间办结、第一时间回复,确保热线接得更快、分得更准、办得更实。对不能及时办结或推诿扯皮的工单联合县纪党风室、县作风办督办;对职责不清的工单积极协调责任部门会办;对涉及多部门的重点、难点事项呈报县领导批办;对重大、重点及突发公共事件及时报告速办。今年疫情防控期间,12345为民服务平台还专门开辟快速通道,增设交办专栏,受理诉求1.2万件,24小时办结回复率达99.9%,成为特殊时期党委、政府为群众排忧解难的“主心骨”“定心丸”。

热线连万家,解难暖民心。出村的断头路通了、拖欠的工资拿到了、影响居民休息的噪音消除了……通过“四个第一”和“四办”,群众反映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实现了“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并办成“放心事、顺心事、暖心事”,不仅有效化解了大量社会矛盾,而且有效提升政府服务品牌,汇聚起建设“强富美高”现代化幸福东海的磅礴伟力。截至去年底,东海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9950元、22400元。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2019年中心共受理群众各类诉求8.7万件,满意率仅96%;去年达到了16.1万件,群众满意98%,件数三年增长了50%,满意率提高了2%。”李杨用一组数据清晰地阐释三年间12345为民服务热线从陌生到熟悉、从漠然到关注、从质疑到依赖,“可以说,‘12345,有事找政府’已是家喻户晓,全民皆知,正成为受群众拥护、让群众受益的‘贴心人’‘娘家人’。”

号码常绕群众指尖,服务常伴百姓身边。一条热线搭建起一座政民沟通的桥梁,无论是繁忙的白天,还是寂寥的深夜,东海县政府服务“总客服”总会有求必应。那句熟悉的“您好,请问有什么能帮到您?”依旧亲切。(张开虎 孙大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