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抢“鲜”国庆 连云港秋日“土特产”正在全力派送!

2022-09-27 10:03:00

近年来,江苏省连云港市以特色农业为引领,不断开拓乡村全面振兴、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新局面,持续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夯基赋能。

三万亩大闸蟹喜获丰收 抢“鲜”国庆市场

丰收好时光蟹肥花正香。眼下,正是大闸蟹起捕的季节,连云港市灌南县硕项湖大闸蟹开始大规模捕捞供应国庆市场,三万亩的鲜活大闸蟹迎来大丰收,第一时间被各地商贩订购一空。

在硕项湖大闸蟹养殖基地,这几天,螃蟹养殖大户宋成伍正带领工人们一起,按照订单将捕捞出水的螃蟹进行打捞、冲洗、分拣。河塘中成长两三年的大螃蟹,被打捞上岸,个个膘肥膏满。

刘小林是骆马湖螃蟹养殖户,他和宋成伍有近20年的交情,这次,他专程带骆马湖的同行上门学习老宋的养殖技术。

宋成伍告诉记者,硕项湖水质洁净,富含微量元素,在这里生长的大闸蟹品质非常优秀,中秋节之前他卖了3万多斤,国庆节之前又卖掉了3万多斤。

虽然今年经历了酷暑,但当地的大闸蟹不仅如期上市,品质也特别喜人。这得益于今年连云港灌南养殖户们摸索出一套大闸蟹“保鲜”技术,利用排灌站抽水调节水体温度,池塘边搭起冷库,几台空调齐发力,螃蟹在这里迅速完成称重、分类及包装,几个小时后就被冷链车送往全国各地。

目前,灌南县共有大闸蟹养殖面积3万亩,年产大闸蟹4200吨,来自安徽芜湖、江苏苏州、徐州、宿迁等地的收购商纷纷订购,可实现销售收入3亿元左右。

“阳光玫瑰”迎来丰收 节前市场销售火爆

国庆小长假将至,灌南县的“阳光玫瑰”葡萄大批量成熟,迎来了大丰收。今年的葡萄在科学管理下,不但战胜了高温天气,而且甜度高、口感好,价格也比往年实惠,销售火爆。

在灌南县新集镇周庄村一处葡萄采摘园,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挂满枝头。工人们正进行采摘、打包、装箱。今年,客商纷纷看好灌南县“阳光玫瑰”葡萄的品质而前来收购,全县“阳光玫瑰”葡萄销售十分火爆。

近年来,灌南县把葡萄产业作为促农增收的主导产业来抓,引导葡萄种植大户按照“种植模式标准化、品种培育特色化、技术服务规范化、基地配套企业化”特点要求,不断推动葡萄品牌化发展,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新一茬西瓜卡点上市 效益可观

秋分时节,清晨的田野透着丝丝凉意,而在连云港市东海县洪庄镇薛团村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园一栋高标准连体大棚内,却显得格外温暖舒适。一大早,几名村干部便来到棚内,对成熟的西瓜进行采摘分拣。

“这一茬西瓜是7月中旬开始种植的,经过两个多月的管理维护,现在已经到了上市时间,西瓜品相很不错,预计亩产能达到5千斤以上。”正在忙活的连云港市东海县薛团村党总支副书记朱江涛介绍说。

图片

作为集体增收项目,薛团村秋季西瓜种植已经是全年大棚生产的第二季了(头一季是大豆,第三季为菌菇)。薛团村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园建成后,洪庄镇借力用力,推出四季、三茬、两种经营模式,一体化调度的“4+3+2+1”党建联盟新模式,改变传统种植方法,大大提高了大棚利用率,有力推动了集体增收,走出了一条创新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

这一茬大棚西瓜共有25亩,分为八个棚,按照时下每斤1.5元的批发价格计算,效益相当可观。

作为大棚生产主力,西瓜从栽种到采摘,均由薛团村所有村干部亲力亲为。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基础上,他们按照分工,共同做好田间管理维护,成为名副其实的“大棚管理员”。“要想民变富村变强,做好党建引领至关重要。”薛团村党总支书记朱胜飞说,“这些年,薛团村牢牢夯实基层党建堡垒作用,凝心聚力,通过开展内部培训和外出参观学习,支部带头创业干事的热情和决心得到了显著增强。”

村干部从单纯的管理者延伸到生产者和经营者,这种“多面手”上的变化,需要每个人具有更强的责任心和上进心。自从多了“大棚管理员”这一身份后,村干部朱小军每天都会到棚内转一圈,一旦发现问题就会及时向上汇报,然后通过支部牵头协商解决。利用业余时间,他还通过视频平台进行日常分享,积极学习电商推广,助力农产品线上销售。

目前,在村干部的带领下,薛团村高效农业种植面积已达1000多亩,拥有羊肚菌、香菇、西瓜、桃、葡萄等多个蔬果种类,年产鲜果5000多吨,亩产效益2万余元。

图片

如今在连云港,玲珑果鲜红透亮,菊花、羊肚菌长势喜人,无花果挂满枝头,满园生机勃勃。田间管理、采摘、包装、销售……热闹繁忙的场景在园内随处可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