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四宜”特色田园勾勒乡村振兴新图景
“讲习新村的确太美了,这里真不愧是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特色田园乡村!”一名外地游客日前在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石榴街道讲习新村游玩时竖起大拇指连连夸赞。近年来,讲习村坚持党建引领,走绿色生态和文旅融合富民兴村之路,将一个昔日落后村打造成今日令人刮目相看的省级特色田园乡村。
乡愁美景惹人醉
金秋十月,走进讲习新村,村外景观树林立,花红柳绿,村内白墙黑瓦,小桥流水,建筑错落有致,诗意文化墙氛围浓厚,柏油道路平坦通畅,两侧田园风格独特,“我家小菜园”、农耕雕塑各有千秋……目睹此情此景,给人一种人在村中走,仿佛画中游的感觉。
讲习新村位于464省道西侧,是远近闻名的“草莓村”。近年来,该村将打造特色田园乡村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积极盘活废水塘和荒草地资源,启动讲习新村改扩建工程,项目占地面积71.67亩,总建筑面积35170平方米,项目总投资约7200万元,共改善户数125户。
在新村建设过程中,讲习新村采取自建和统规统建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在田园综合体上做文章,提升沿河景观带,休闲观光带,挖掘讲习深厚的文化底蕴,并以讲习古街、讲习所文化礼堂、支前粮仓为载体,传播与再现红色文化和讲习历史原貌。这些文化景点的营造,不仅吸引了众多游客纷至沓来,更为当地村民提供了休闲健身和文化活动平台。
“住在这里环境好、空气好、心情也好,感觉很幸福!”现已入住新居的“农民画家”宋立付感慨道:“尽管两个女儿都在外地创业成家,多次要接我去大城市生活,但我坚持留在村里养老,因为这里有秀美迷人的风景,有我熟悉的乡音乡亲,更有让我引以为傲的乡愁和乡情!”
党建引领产业兴
产业兴,则民富村兴。讲习新村依托“草莓村”的独特优势,在464省道两侧,精心打造草莓产业园,并以草莓园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5000余人就业。该村采取“支部+园区+电商+农户”模式,从采摘、清理、封装入盒到物流配送,形成一条高效的富民兴村产业链。全村家家种设施草莓,户户发草莓财,仅草莓产业一项,讲习村农民每年增收8000万元以上。
今年以来,石榴街道大力支持讲习新村走旅游资源与草莓产业资源融合发展之路,街道办与东海县城市建设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中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讲习新村草莓园南侧合作开发党建引领富民兴村重点项目——莓谷乐园基地,该基地占地380亩,项目总投入5000万元。该基地主要通过建设综合服务中心、高效栽培示范区、超宽温室生产区、日光温室生产区、彩蔬采摘园,打造数字农业科技体验中心,通过智能硬件、物联网、大数据、5G等技术对传统的农业产业园进行升级改造,以草莓现代农业、设施农业、智慧农业,推动产业和旅游业深度融合发展,加速富民兴村步伐。目前,莓谷乐园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项目建成后,可带动上千人在基地里上班就业,每年可为当地农民增收超亿元,村民在家门口便可实现创业致富梦想。
文化生活好惬意
每到农闲时节或节假日,讲习新村的文化广场便热闹起来,村姑和村嫂们便三五成群相约来到这里翩翩起舞,切磋舞技。为提高农民舞蹈水平,村里专门邀请县里专业老师到讲习村进行业务培训和辅导,手把手传授技艺。村里还为舞蹈队配备灯光和音响,为农民业余文化生活创造条件。
为打造讲习村广场舞团队特色品牌,助力农旅融合和乡村振兴,村里组建老年组和中青年组两支广场舞团队,目前村里的广场舞团队已发展至210人。每天傍晚,2支舞蹈队在村文化广场交流竞技近两个小时,其曼妙的舞姿,精湛的技艺,不时赢得观众阵阵掌声。每逢节假日,村里还组织开展广场舞大赛,让两支团队轮番在舞台上尽情展现自我。她们通过这种方式,一边交流舞技,一边传递思想感情、家风家训、致富经验等正能量,既活跃了农民的文化生活,又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指数。 (张童发)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