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连云港:内外兼修“托”起居民幸福图景 口袋公园“兜”住城市宜居之美
“小区改造后,变美了、亮了、干净整洁有序了,设施也更加完善了。”近日,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小区居民杨敬祝说:“原来楼道内墙上全是小广告,外墙也已经破旧掉色,晚上黑灯瞎火,现在全都焕然一新,围绕小区内部建设了一圈健身步道最是让我们高兴,不出小区就能够溜达溜达。”
小区居民居住环境的变化是东海县人居环境改善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东海县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既塑造可观的“外在美”,又提升可感的“内在美”,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持续完善城市功能,加快镇村建设,城市基础设施能级、宜居环境品质、民生保障水平不断优化,城市、镇村的变化可以说是“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持续提升。
城市更新扎实推进,城居环境“可观可感”。突出“微更新”“增福祉”“盘活力”,融入国家卫生县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等加快推进城市更新,让城市生活更美好。分批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按照“成片、沿线、多节点”的思路,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众口难调调众口”,提升满意度。2017年以来,对以商品房、职工宿舍楼、单位集资房和房改房为主的290个老旧小区进行了改造,改造面积达280万余平方米,惠及居民3万余户,受益人口达11万人。系统推进城市配套,城市路网不断完善、城市家具不断升级、城市功能不断提升。完成道路新建改建30余条,打通断头路8条,实现城区背街小巷改造全覆盖,城区道路里程达245公里,“八纵八横”主路网格局基本形成。城区建有路灯2万余盏,“一杆多能”“智慧路灯”“多功能信号灯”不断得到应用。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达标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市政道路雨污分流、老旧小区雨污分流改造、低洼易涝片区治理等工作成效明显。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稳步实施高铁新城等棚户区改造项目13个,涉及征收房屋3295户,征收房屋建筑面积67万余平方米。全县累计新建经济适用房2490套、公租房472套、新增住房租赁补贴发放580户,惠及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众逾1.5万人,城镇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同时,通过提升改造、连片改造,盘活老旧街区资源,重塑城市肌理,提升老城区活力。
城市生态增量提质,乐享园林“可赏可亲”。加快从“城市中建公园”到“公园中建城市”的蜕变,让城市绿地从“生态绿”到“兼休闲”转变。充分挖掘城区的空间潜力,结合城市拆迁、道路改造,利用小块零星空地、城市边角地、闲置地等微小空间“见缝建园”,打造绿地空间与体育文化设施有机融合的“口袋公园”。在建设过程中,突出本地特色,将东海水晶吉祥物、朱自清文化、文明城市等城市的历史文化元素、城市品牌融入其中,让文化得以传承,使记忆得以延续,让城市更有温度,更显文明。如今,东海县城市绿色生态格局日益完善,初步形成以西双湖风景区、金牛公园、水晶公园三个城市水域公园为亮点的“城市绿肺”,以石安河、玉带河、自清河为依托的“沿河景观带”,以“口袋公园”为点缀的“城市绿岛”,初步形成绿化提质增量,“城园合一、人城和谐、美丽宜居”的生态湖滨城市生态体系。
城乡统筹一体发展,魅力田园“可触可及”。近年来,东海县不断强化镇村建设,农村房屋基本实现从“忧居”到“美居”,村庄美、产业丰、乡风好的新农村从“蓝图”变“美图”,从墙上走到现实。农房改善不断加快,2019年以来,东海县把农房改善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龙头抓手,坚持系统谋划,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全力以赴抓落实、保质量、赶进度。到2021年底,东海县开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项目23个,完成改善户数12468户。特色田园乡村稳步推进,围绕“特色”“田园”“乡村”三个核心要素,分批、分梯队打造省市特色田园乡村,打造特色产业、特色生态、特色文化,塑造田园风光、田园建筑、田园生活,建设美丽乡村、宜居乡村、活力乡村。目前已创建省级特色田园乡村5个、市级特色田园乡村14个。动态实施危房改造,10年来,完成危房改造8529户,C级危房补助标准从6000元/户提高到10000元/户,D级危房补助标准从12000元/户提高到30000元/户。实施村庄环境整治,加快村镇整体能级提升,建设美丽宜居村庄460个,特色小城镇4个。
如今,无论是漫步城市街头,还是行走在乡村田园,一个个改造一新的小区,一座座新型农村社区,处处呈现出蓬勃生机,一幅浓墨重彩的以人为本、安居乐业的画卷正在东海城乡徐徐展开。(柴军委)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