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连云港:“制度+技术”双轮驱动助 推公务工作群精简“瘦身”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政务APP打卡、公务工作群签到等“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滋生蔓延,有些工作群还要求即时响应,基层干部“全天候迎战、24小时在岗”的现象已成为常态,导致挤占过多时间精力,加重基层工作负担,社会各界和基层干部反映强烈。
针对市级党政机关公务工作群走形变味、多头重复、过度留痕、脱实向虚等突出问题,连云港市委网信办积极发挥牵头协调作用,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充分利用技术手段,“制度+技术”双轮驱动,加强公务工作群规范管理,注重从市级党政机关“源头上”减少公务工作群数量,持续向“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亮剑,开展清理整治工作以来,市级党政机关公务工作群从1560个精简至741个,清理率52.5%,进一步为基层卸下指尖上的负担。
一是强化机制管理,在规范化上下功夫。市委网信办成立公务工作群整治工作专班,明确专人负责,狠抓任务落实,确保整治工作取得成效。先后制定《基层干部使用微信工作群集中清理规范工作方案》《关于进一步规范整治公务工作群的工作方案》《全市微信、QQ、钉钉工作群规范整治工作方案》《关于在协同办公系统建立公务工作群直报监测机制的通知》,通过《公务工作群组调查问卷》《微信、QQ、钉钉工作群清单》对全市公务工作群进行备案登记管理,加强对全市公务工作群规范整治工作的统筹指导。
二是完善系统架构,在常态化上求实效。通过在全市协同办公系统建立公务工作群直报监测机制,要求市级党政机关部门单位“月报告”,在直报系统每月报送本部门本单位的公务工作群情况,实现报送渠道安全、程序顺畅、数据留痕,实现动态实时监管,及时摸清底数。实行预警机制,对于公务工作群新增明显的单位,进行“点对点”询问情况,指导问题单位把好工作群准入退出、人员管理等关口,不断实现工作群由“乱”向“精”的有效治理。
三是聚焦清单模式,在精准化上做到位。坚持分类处置原则,明晰界定“指尖办公”原则要求,对微信、QQ、钉钉等公务工作群进行精准甄别、清理和规范,该取消的取消,该保留的保留,该整合的整合。我市公务工作群治理之前呈现基数大、种类多的特点,很多工作群被作为工作考核日常化、督导检查线上化的平台,以线上考核代替实际检查工作,点到、打卡、点赞的现象仍然较为严重。针对治理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形成“问题清单”,以“问题清单”倒逼公务工作群治理,要求问题单位列出“问题整改清单”,明确措施办法,细化分解任务,进行逐一破解,从而避免工作群过多、过散、过滥。
抓整改促落实,巩固治理成效。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充分发挥群众来信来访和网络举报平台的作用,及时受理、高效处置群众举报的基层负担问题,督促整改纠正。同时,加强后续检查督导,采取“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四不两直”督查方法进行检查督查和跟踪问效,对工作群清理不力、弄虚作假的单位进行通报整改。公务工作群源头管理、长效治理,有效地减掉了基层的“包袱”, 推让公务工作群精简“瘦身”,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韦闯,金睿)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