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云港东海:高质发展走新路 写好共同富裕“硬核答卷”

2022-11-09 17:24:0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近年来,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各个乡镇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强镇兴村的关键问题,全力布局破局顺应发展之举,聚力延链强链浇筑强镇之基,致力聚合融合铺设兴村之路,着力补短补弱解决群众之盼,积极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提升,走好以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之路。


以产业特色厚植发展优势,打造经济富强新高地

产业振兴是镇域经济发展的灵魂,是支撑乡镇发展的动力之源,坚持产业为基,不断提升经济竞争力。首先是加强产业链延链补链。延伸新材料和服装产业链,推动企业由单一生产向研发生产服务一体化转变,不断提高产业竞争力。招引服饰总部经济落户乡镇,建设3家公司工程研发中心,注册有效发明专利30项。积极推进南京理工大学与嘉明碳素公司产学研合作,加快推动成果转化,完成总投资20亿元的高纯增碳剂项目建设。其次是加快产城融合发展步伐。树立“物理空间”换“发展空间”的发展理念,开工建设20000平方米的通用厂房,引导镇区内企业向园区转移,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土地资源有效利用率。采取收储、兼并、开发等方式,盘活镇区泽源硅材料等老旧废弃厂房和闲置土地80亩。再者是加大商贸物流培育力度。制定出台相关电商物流创业扶持政策,引领商贸物流做大做强。启动乡镇创业产业园建设,积极吸引在外的东海籍客商、青年人才返乡创业。以电商主播培训为抓手,培育千名电商骨干到镇区创业。


以富民兴村夯实发展基础,彰显农村富美新形象

加快农村现代化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而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关键举措,做实富民兴村工作尤为重要。首先是实行抱团取暖联合发展。大力整合资金、土地和人才优势。如青湖镇以青湖镇农业硅谷智创园和东朱洲果蔬分拣中心项目为试点,实行多村联建、抱团发展,全面推广21个村集体领办项目,确保年内投产达效,各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均超40万元。其次是深挖土地潜力提质增效。严守耕地红线,维护粮食安全,加快土地流转,引导群众规模种植、复合种植和科技种植。新增花荡等村稻麦规模种植面积1万亩、青新等村玉米大豆复合种植面积1.2万亩和泉沟等村西红柿科技种植5000亩,镇域耕地“吨粮田”实现全覆盖,“万元田”建设持续提速。再者是强化富民兴村成果共享。千方百计加大民生资金投入,想方设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配套。投资1亿元建设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青源路、丰合路等28公里高标准农路和青新等5个村的2.2万亩高标准农田,投资4000余万元建设完成青湖闸建设工程,解决小屯等8个村3万亩农田的灌溉难题。


以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共建精神富有新生活

共同富裕不仅是物质富裕,更需要精神富裕。实现共同富裕,需要党建引领凝聚合力,带领群众迈进向善向美新生活。首先是文明村镇创建顺民意。围绕“创有品质、有品位的文明村镇,办有温度、有力度的文明事,做有内涵、有素质的文明人”的工作目标,常态化开展理论宣讲、道德讲堂、志愿服务、典型选树等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动员全镇党员干群“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让文明乡风吹遍镇村角角落落。其次是党员干群结亲解民忧。创新开展“党员干群结亲共走振兴路”活动,组织党员干部主动与群众认亲结亲,联系服务帮扶群众,真心真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不断提高群众对党委政府工作的满意度和生活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再者是转变工作作风聚民心。持续深化乡镇“党建引领 青锋先行”考核办法,发挥“篮筐效应”,打造“先锋有我”铁军干部队伍。引导镇村党员干部发扬“三严三实”“四比四强”精神,全力保障农房改善等一系列重大项目建设。严格党员干部管理,强化纪律定力,推动优化营商环境,以扎实过硬的工作作风营造近悦远来的发展环境。

东海县将以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契机,全面落实“1234”工作法,即紧紧围绕乡村振兴这一关键点,突出示范引领和全域提升两个着力点,立足“产业为基、富民为本、生态优先”三个基本点,聚力打造“新材料产业集聚区、乡村振兴先行区、城镇建设示范区、疫情防控安全区”四个高质量发展示范点,最终实现“党建之核蓄发展之势、为民之心聚奋斗之力、丰硕成果筑幸福之路”的共同富裕目标,努力把东海县各个乡镇建设成为繁荣繁盛、宜居宜业、和谐和美的现代化小城镇。(孙振强)

0